第207章 格局(13 / 14)
同学已经拉住了他。他们都听明白了祝缨的意思,给福禄县争名额,不是只为了福禄县,而是基于她“众生平等”的想法,也会为南府学子争取类似更高学府的名额。
得按住邹进贤!
学生们七手八脚又心潮澎湃,博士也有点激动,道:“大人,邹进贤年轻气盛,会想明白的。”
祝缨道:“府学的卷子我看过了,内有几个狗屁不通的,连我都看不下去!弄明白!”
博士额上沁出汗来,道:“是。”
府学生们又是一阵欢呼,内中夹杂着几个目光游移的。
“散了吧。”祝缨说。她确实是要为南府也争取几个进国子监的固定名额的,不但是南府,她正在构思一个奏本,国子监那么多门学科,那么多的学生,一府保有一个,这要求不算过份吧?如果不能具体到府,每州一到二人,余下的名额再争竞,总可以吧?
高官子弟就可荫入学中,为了加紧朝廷与各地的联系,各地给一个名额又怎么了?给当地人机会参与到全国的事务之中,也是另强联系的一种方法,不是么?
以她在这偏僻地方的经验,时间久了,语言都不通了!
顾同在一旁心神激荡,大声说:“老师所思所虑,才是谋国之论!”
祝缨敲敲他的脑袋:“不要拍马屁。”
“拍马都赶不上,如何拍得?”顾同笑着说。
祝缨道:“干活去!”
顾同跳了起来:“是!”
顾同跑去找王司功,继续与他复核旧档。府衙旧档存得不多,主要还是鲁刺史主政之后,档案才更完备的,就几年,如今已查到了尾声。
他二人正看着,项安又走了过来:“大人。今天我去看师姐,路上有人托我向大人求一事。”
“什么事?”
“是城内那家米铺,请大人题写匾额,愿付润笔。”
害!外快来了!
地方官员的外快收入里,最合法的是公廨田、收租税时加的一部分地方上的分润,其余也不算贿赂的是年节人情下属的孝敬,只要不太出格,没有公然收钱办事,尚可接受。而“润笔”就是正当收入了,写匾额、题字、写墓志铭等等,都可以收高价。
大部分的官员都读过书,字也能卖几个钱,不过大多数人的字未必值这个高价,多出来的溢价是本地官员这个身份给的。也有一部分人书法一流、学识极佳,日后还能封侯拜相,买到这样的字,那是买家赚大发了,可以传之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