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成果(9 / 12)
知识,六艺也学一些,学上几年,再让他去读那些个经籍。
对苏喆,她也打算这么教,第 一篇她已经选好了《陈涉世家》。都给教成了守朝廷礼法的人,还有她什么事儿?落她手里,就得先学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等苏喆从山上回来,这两个小家伙就是同门了!辈份么,各论各的。
锤子高高兴兴地拉着石头走了,顾同道:“这小子好运气,倒投了老师的缘。”
祝缨道:“他自己肯用功。倒是你,大半年过去了,各司你也都沾了一圈儿了,觉得自己行了吗?”
“嘿嘿,学生么,还是差了一点儿。”
祝缨道:“不要嘻皮笑脸,跟你说正经的,你不能总在我这里吧?”
“那也得老师身边有个合用的人呐?项二跟他妹子还有胡娘子,他们可用是武,文字上面,您得有人跑不是?”
祝缨道:“罢了,你将书再温一温,过几天随我去看府学选拔的考试。”她想在自己的知府任上将顾同也放出去做个官才好。顾同是正式的读书人,起手是官,又年轻,前途也会比较好。因为是自己第一个“学生”,她就要多上心一点。
一个地方官,除了六司事务,学校也是要注意的。顾同以前只是上学,没有经历过管理。祝缨就带他往府学去。
府学的考试是被延期的,现在才开始。祝缨按照自己的想法,先给各县保留了名额,余下名额才是考取,为此她还用心劝说了南平县的学生。只可惜荆纲已经走了,不然还能拉他一起来阅卷的。
考生们先到府城集合,也有提前到的,也有赶到开考前到的。然后是考试,祝缨也还是照着自己以前的办法来——糊名、逐项打分。最后一总算出成绩来。
邹进贤等人很乐于接受“糊名”,他们一向认为府城、即南平县城学生的成绩是优于其他三县的,凭真本事当然好!也好让下面的土包子知道知道斤两。一旦解糊名,出来还是他们多,邹进贤等人的自尊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同样的,这样考进来的其他的学生也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比较让邹进贤意外的是,福禄县的学生除了保送的名额之外,竟又有两个人考上了。一旁赵振很得意,大声说:“府君在福禄县播的种子结出籽儿了!”又吹嘘了一回。
祝缨扫了他一眼,他忙将头低了下去。
祝缨对府学生也还如对福禄县学生一样——给补贴。她重新定了对府学的策略,考试定等级,一等奖钱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