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踢走 “我没心。”(6 / 10)
“是。”
歧阳王又问:“会馆是怎么回事呢?”
祝缨拿出一个本子来:“是臣当年的一点小心思,都写在这里了。”内侍接过,递给歧阳王。歧阳王郑重收了:“若有不解之处,只怕请教不便。”
祝缨道:“那我先给您大概说说?”
“求之不得!”
祝缨看了一眼郑川,道:“司议郎是太子殿下派来您面前的吗?”
歧阳王眨了眨眼,祝缨不等他回答便正色道:“这怎么行呢?这对你们二位都不好。司议郎是东宫官,可不是殿下的属官。殿下不好差遣东官属官,你也是,没有太子的教令,没有詹事府的调拨,怎么能擅自陷殿下于无礼呢?”
郑川委委屈屈地道:“有这么严重的吗?”
祝缨道:“父亲给了,可以拿,不给,不能自己伸手。出去,向殿下领罚去。”
郑川看看歧阳王,摸摸鼻子,委委屈屈地又叫了一声:“三哥。”
歧阳王道:“这事怪我,是我不谨慎,还请不要责怪他。”
祝缨道:“还请出去吧。”又对苏喆、林风说:“你们也避一避。”
二人一听,马上离座。歧阳王无奈,对郑川点了点头,三人一同离开了。
歧阳王心中的不满一闪而过,旋即疑惑:不对,祝缨与郑熹是什么情份?别人避之不及的时候偏偏要登门的。不该对郑川是这样的态度。纵使邀名,拿郑川开刀也有些出人意料了。不像是传说中的祝缨会干的事。
祝缨看着歧阳王,眼睛里满是诚恳与关切:“我与他的父亲有渊源,当年他的父亲是先太子的东宫詹事,后来不幸去职,这件事情殿下知道吗?”
歧阳王点头。
“身在东宫,即便是郡主之子、詹事之位也不免受屈,其他人又怎么能够不谨慎呢?他们父子两代,不能都折在同一处。不是说东宫不好,而是东宫必须谨慎——那件事情过去很久了,现在、在这里可以说了,当年是承义王太妃自作主张让娘家人牵线,要为先太子张目,结果呢?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懂的人,就不该叫她插手。这么拖后腿,没人带得动。陛下倒有心关爱先太子,一看儿子媳妇背后如此这般,也不免寒心。”
她的眼睛时刻不离歧阳王,将话一字一句往他的心里砸:“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
歧阳王缓缓点了点头,问道:“梧州,还请少卿为我解说。不是说新设了州,又要分出县去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