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裹挟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4 / 7)
转运吗?灾民恐怕不少。”
如果长途转运,路上消耗是很恐怖的,还是一站传一站的比较好。
窦尚书道:“只能今年免北地四州的租赋。”
祝缨道:“北地四州,秋收的时候遇到这么件事,还能有多少收成?没收成,哪儿来的租赋啊?”
皇帝吸了一口气,窦尚书对皇帝道:“情势紧急,本也无力转运京师。”
皇帝道:“罢了。”
祝缨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否则也不能提那么多其他方面的条件。
办事嘛,不给钱就得给权!
祝缨与他们讨价还价,她身上还有一个采访使的衔,所以可以处置官员。六品以下的,她可以“从权”,上了五品,她可以暂时关押,得上报。
官军方面,原则上,互相不统属。如果官军有需求,尽量帮助。如果官军犯案,地方上不能管。但是祝缨本人可以协调,“从权”。
祝缨就有数了:“是。”
至于百姓的安置,政事堂给她下了死命令:“不许出北地,你把人都在北地安顿好了!”
祝缨道:“是。”
然后是郑侯,他的要求比较正常,出兵的常规。只是要带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将校,再有些亲兵之类。
郑侯又对祝缨说:“取兵器时,可与我一同去取。”
祝缨笑道:“好。”
她也向皇帝要几个人,比如陈放。陈萌的孝期还没满,陈放能出来了。有陈峦教着,平日里看他行事不也不差。同时,她又向皇帝说明了要把苏喆、林风、卓珏等几人带走,因为用着顺手。
这些人都得有个职务,得是“主簿”、“掾”之类,实在不行,带个“郎”、“校尉”的散官衔跟着办事也行。她得把架子搭起来。
皇帝也都答应了。
王云鹤道:“事不宜迟!”
祝缨道:“行李已经准备好了,给我旨意,现在就能出发。”
皇帝笑道:“卿真国之砫石!”
祝缨当他在胡说八道。
郑熹道:“今天都什么时候了?你再准备一下,不日启程。”
“是。”
说今天是假的,她出行怎么也得“持节”,领了旨意不算,还得带仪仗之类。金良领了二百人要跟着,祝缨硬是给减到了一百:“带的人太少不安全,带的多了一路吃用太招眼了。只要精干的百人就好。”
她还得跟陈萌说一说,要把陈放给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