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公心 有公心,但不多。(捉虫)……(5 / 8)
顾同与他们都以梧州方言对话,苏晟长出一口气:“还是这样说话方便!官话好难。”
其他几个人心有戚戚焉。梧州的官话拿到京城,没什么人听得懂,他们的功课里就包括了学官话,还是个大头。祝缨没有马上给他们放出去,也是因为放出去了他们在京城也跟个哑巴没太大区别。
倒是梧州方言,他们说得还算熟练。
几个人比顾同小了将近二十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男孩子也叽叽喳喳,有说京城好处的,也有说京城与家乡不便的。又说到了马,郎睿道:“都说阿翁骑射厉害的,我小时候兴许见过,后来都忘了。来了京城重新见了,才知道是真的厉害!”
顾同得意地道:“那是当然啦!老师这般忙,还能抽出空来练习,你们也不要给老师丢脸啊!”
路丹青道:“那不能够!”
一行人在驿站稍作歇息,便一同进京,顾同先不去刑部报到,先到祝缨府上。他的年纪早已成婚,妻子却没在任上,带着孩子回家乡侍奉长辈去了。因此顾同进京时便毫无牵挂,直奔新府,坐等祝缨回府。
到得晚间,府上又是一种热闹。苏喆等人也回来了,一见他来,林风就跳起来说:“哎!快,去把赵大哥他们请了来。”
祝缨道:“不急,今天先安顿他,明天大家一总聚一聚,既给他接风,也给卓珏饯行。”
府邸虽然陌生,顾同没有丝毫的局促,拜见完老师之后就在祝缨身边跟进跟出。祝缨笑道:“你也还是急性子,来吧,到书房说话。”
师生二人到了祝缨的书房,这一处又比以前的书房更大了些。顾同道:“老师又有新书了。”
祝缨道:“只管来看。”
“哎!”
“坐。”
“是。”
师生二人说话也省了许多的客套,祝缨问:“北地怎么样?”
“您要再晚几个月调我来就好了,我那儿庄稼还没收,心里怪挂念的。”
祝缨道:“会挂念庄稼,算是个合格的亲民官啦。阿炼可还好?”
“不错,”顾同说,“那小子有些像赵苏,一开始那小心思,啧!后来眼界开了,也就好了。”
祝缨又问了沿途,以及一些调到北地的南士的情。
顾同道:“我正要向老师禀报。大多不错,也有几个不太好,是该整治整治了。也就是我,在下面的日子长,要是那些没见过下面行事的,兴许就会被瞒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