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老臣 “好自为之。”(捉虫)……(4 / 8)
越来越有章法了呢。”
“对呀。”
“那是好事呀。”
祝缨道:“那要看你怎么看了。”
苏喆疑惑地问:“人主无能,朝令夕改、不能令群臣拜服,朝廷就会混乱,天下就会颓丧。皇帝有章法,怎么会是坏事呢?”
“嗯,那对天下似乎是有些好处的,可对具体的大臣,就未必了。你这些日子,只管看,看陛下与丞相们之间的相处。”
“看不到哎……”
“把邸报仔仔细细地读,读一读官员调动。认真听,听一听京城的变故。再好好想一想。”
“是。”
苏喆满腹疑问地走了,她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有章法的皇帝会有负面的影响。
而祝缨则亲自理了一遍明天待客的步骤,以免出现什么纰漏。
——————————
次日,早朝,平安无事。
祝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手上的事务。
政事堂里却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窦朋看到了一份奏本,唤了郑熹一声:“恭安公主下降令郎的事情,你怎么看?”
郑熹回过神来,道:“哦,本已议婚,因为先帝驾崩,故而搁置了,如今未到三年之期。”
窦朋道:“公主下降,又与旁人家不同。”
郑熹道:“还是再斟酌斟酌吧。”
陈萌与冼敬也看了过来,郑绅一旦尚主,郑熹就与皇室算亲家了,关系更紧密了,这对冼敬来说可不算是好事。
冼敬道:“孝期未满。”
陈萌也犹豫着说:“两可之间。”
窦朋将奏本给陈萌看了,陈萌又改口说:“确实,多事之秋,又有灾异,停得太久又要多费钱粮,不好。”
窦朋是这么想的,就算再准备一个公主府,也不至于就让国家精穷了。但是再拖两年,户部尚书未必就还是祝缨,到时候万一再发生点别的事,新尚书还能不能像祝缨这样将各方面都处理好就是两说了。
两年之后,恭安公主的妹妹也到了差不多的年纪了,皇帝还有两个兄弟似乎也可以开府了。
能趁祝缨在户部的时候多办一件是一件!他都恨不得现在就把这几个人全都安顿好!现在不用他发愁,两年后就不一定了。
“陛下已经出孝了。”陈萌含蓄地说。
冼敬道:“那是陛下。”
郑熹道:“与我家有关,我反而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