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喂招(8 / 9)
带路,我得看看后头安置得怎么样了,就不与你们同行了。”
二人出去一通逛,什么都看,两人都算任过地方,王允直经验浅些,陈放眼光却不错,细细看来,发现此间统筹调度样样合理。他知祝缨也是新近才征服此地,这种情况下最难的就是治理原本的百姓,不能让他们有怨言、闹事。
祝缨的处理就是打散、分割,不让同一身份的人形成太大的团体,鼓励通婚。再佐以比较公平的对待方式,以及“有事忙”。
两人看了都点头。
陈放指着一处房子说:“那是什么地方?”
除了幕府,进度最快的竟然是学校。
进了学校,王允直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凿石头的工匠,询问得知,这石头有点大,如果刻好了再运,万一路上损坏了就可惜了,所以把碑料运到了学校里面,那边上房顶,这边叮当地凿。
在凿识字碑。
王允直心中还是比较敬佩祝缨的。
有这样的势力,还能够“不忘本”。陈放提议修路,这个是他没有想到的,但是祝缨居然答应了!
王允直想了想,悄悄对陈放道:“刘翁翁说,冒名为相,固是不妥,但开疆拓土,大节不亏。”
陈放侧过脸来看他,王允直将脸一扭,翻着眼睛看天,天湛蓝湛蓝的,王允直吹了声口哨,背着手,踱到碑前慢慢地看,忽然说:“刻得手艺不好,不像刘翁翁的字了。”
===============================
路丹青:人物侧面。看起来她的大哥也是个和她爹路果差不多的糊涂人。小路下定决心回家拿了最后的一点东西,和小祝一起长住西州了。
陈放(老大)比陈小二陈枚成熟圆融很多。上来改口叫小祝“姑姑”(直接说你娶了我的姑姑就是我的姑姑)。还为了给小江行礼,把京城来的侯五、周娓、杜大姐都给拜见了。(称之为:“京中旧识长者。”)。陈枚当初来了三趟,都还是管小祝坚定的叫叔父,小江也没有拜见到。
老王的孙子王允直也很有意思。刚出场有点端着的贵公子不懂人情世故的意思。但后面说小祝“挺好“,提到“别人,呵呵”,腹诽陈放的爷爷,又鼻孔喷野鸡汤,还吹口哨,还偷偷把老刘的评价给说了一下(老刘还在世呢)。王允直可能性格上更加像老刘(老刘爱美食华服大宅子美景还爱骂人)。小祝做了权利超大的节度使,一般人肯定就是在自己的地盘做土皇帝了,大多数人都没想到小祝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