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没有人比寡人更懂治国(6 / 7)
内。
吕后为了缓和太学的矛盾,任用了大批的儒家大贤,少量的黄老大贤,而在唐国的国学,张苍显然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唐国的国学,简直就是妖魔乱……咳咳,群贤毕至。
有法家的,黄老的,儒家的,农家的,墨家的,阴阳家的,杨朱的,反正基本上什么的人都能找得到。
刘长笑呵呵的走下了车,看着众人,点了点头。
“不错。”
“寡人还有要事,那就先离开了。”
刘长急着要去找李左车,转身就要离开,身后那些大贤们此刻却目瞪口呆,其中一人大叫道:“大王何以如此轻视我们呢?!”
刘长无奈,只能再多留一会。
“并非寡人轻视,只是匈奴近来不太平静,恐有战事。”
刘长解释着,跟着盖公进了国学,群贤跟随在他的身后,盖公看起来有些担忧,“若是战事,可速速离去。”
“算了,这些贤才从各地前来唐国,投奔与寡人,寡人岂能不顾?”
刘长刚刚坐下来,便有一位老儒哆嗦着说道:“大王……臣年迈无力,才疏学浅,想要返回家乡……我当初来唐国游学,就被带到了国学,我实在是无法再服侍大王了啊。”
他刚说完,就有另外一人说道:“大王!您要为我们做主啊!张苍有辱儒家之名,我只是送朋友去赵国,路过唐国的,就被他给扣留了下来,至今都无法离开!”
“大王啊~~~”
众人纷纷哭诉了起来。
“大王,我甚至都没有路过唐国,我在赵国隐居,便被张苍派人给抓到了这里!”
这些人心里,有着无数的委屈。
跟武将们不同,这些大贤们很多都不是心甘情愿的来到唐国的,都是来了唐国便无法离开的。刘长听着他们的哭诉,不由得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寡人知道了。”
“我唐国凶险,外有匈奴,内有贼寇。”
“百姓民不聊生,无法享受清福。”
“各位都想要去梁国,淮南那些富裕的地方,吃着鲜美的食物,不愿意在这里受苦,不愿意教化这里的百姓,寡人能理解。”
“若是各位想要走,寡人现在就吩咐张相,让他放人。”
“我唐国立国不久,缺乏官吏,内无大臣……外有大敌,自是不比中原的,张相如此行事,也不过是为了庇护一方百姓,唐国乃长安之门户,若是唐国不稳,那长安又能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