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责任感(3 / 4)
身上有什么地方是值得对方选择的。
柳苇心道利已都还没学够呢,还追求利他?
她不喜欢这个风格。
但说回来,【楚楚】估计想不到这一步,她会追流行,不会思考。
柳苇考虑用自己的能力来影响剧本创作。
她开始提议:“剧本时间设计更早一点。2000年左右。”
理由就是她不喜欢现在的网红风。
万自芳表示没意见,她自己设计的剧本更早期。
梁导有意见,在得知原因是她不喜欢【纯欲风】后,说服她:“那就克服一下,接受这个风格。”
柳苇:“我觉得这个风格会有不好的价值导向,针对女孩子来说,还有社会风气。”
梁导没想到她考虑得这么认真,这说明她开始从一个单纯的演员变成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演员。
演艺工作者当然有弘扬社会风气的责任,只是现在提的不多了而已。北京电影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最初就是为了弘扬社会正气,建设精神文明这样的任务才有的。制作人民群众爱看的、喜爱的影视作品,是他们那一辈文艺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这是很崇高的。
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物质生活不够富裕,就要建设精神文明,让大家能从精神层面得到鼓舞和满足。
当时诞生了一大批的精品,直到现在都不落伍。
后来经济建设上去了,影视作品开始演变成要反应社会现实,警示世人。
再后来改革开放,文化领域也适当的放开了,引进了外国的一些知名作品,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也带了一些坏头。
梁平是这一行的,他的感受远比外界的观众要深刻的多。
就算是现在,他都不敢说这一行的人还有多少还有一点理想在。
有理想的人肯定是有的,但想赚钱的人更多。
陆北旌拍《夏日》就是理想,他是希望能留下点对人民群众有益的电影的。明明除了赚很多多钱之外,电影应该有更好的使命,能够更久的留在影史中。
央视投拍《燕燕》也是为了理想,为了纪念先烈,为了给人民敲响一记警钟。
柳苇现在就开始担心会不会有人因为喜欢《楚楚》这个电影而喜欢她的【纯欲风】呢?会不会被影响到开始追捧这种风气呢。
这不好,也不对。
不管电影的结局如何,电影里都是虚构的人,看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