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134章 岳飞

第134章 岳飞(2 / 6)

所敬,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杰,如何能被这般污蔑戏弄?俺定拧了它的头!”

  李景隆复又笑道:“那时候你早死了,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不成?”

  朱高煦气急败坏,一拳把新歪脖子树打的树叶乱掉。

  纷纷扬扬,似柳絮飞洒、又似飘雪旋落。

  姜星火默默地拍了拍脑袋上的黄叶。

  这个猜测他没法否定,虽然姜星火穿越的时间点没看到相关为秦桧隐晦翻案的影视作品,但其实他知道,李景隆所说的事情,在未来是一定会出现的。

  当错误的文化传播到了极致,就已经形成是一种畸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病态的扭曲观念。

  如同后世的强盗国家,总会用这样或那样的话,来标榜自己。

  同时也会用各种方式来抹黑、扭曲华夏的英雄人物。

  在文化圈内,这样的思维已经开始蔓延,并且深入某些人的骨髓。

  只要一个人带头出声,就会有无数收了钱的软骨头随声附和,试图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而这种差异造成的矛盾与争议,这是很难彻底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金朝、元朝,不也有很多文人抹黑岳飞的功绩和历史意义吗?

  所以姜星火也没办法否定李景隆的这些猜测,毕竟这些事情,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早就有迹可循的。

  与此同时,隔壁的顾成,也忽然对朱棣说道。

  “陛下,您在南京城郊外驿站迎老臣的时候,那时候,老臣在驿站的二楼有感而发,念了一首词,您还记得吗?”

  朱棣只是说道:“只听了后半阙,‘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朕觉得写得倒是不错。”

  顾成沉声道。

  “陛下,这首词,词牌名为”

  “——《满江红》!”

  朱棣剎那惊讶,竟有此呼应,世间巧合莫过于此。

  “这首词,乃是元军攻入临安后,掳掠三千宫人北返时,昭仪王清惠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时,想起靖康之耻,想起岳王爷那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勾起深切的亡国之痛,遂在驿站墙壁上,以血为墨,复又题了一阙《满江红》。”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一首《满江红》吟罢,顾成泪湿白髯,俨然是有些不堪起来。

  “老臣父祖以操舟为业,辛苦多年薄有积蓄,带着全家定居扬州,彼时扬州繁华,老臣少年时亦是能读得起书,过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