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153章 我全都要!

第153章 我全都要!(4 / 5)

促狭地笑道:“说白了就是不识朝廷大体、不顾国家大局的非法离乡是吧?”

  “非法离乡”这个词,倒是给夏原吉弄得一愣,旋即明白了过来,也是跟着苦笑。

  华夏文化传统,安土重迁。

  但凡在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有一丝能继续好好活下去的可能,谁会抛家舍业地迁徙到别的地方呢?

  税基崩塌,到底是非法离乡的民户的错,还是引起天下土崩瓦解的安史叛军的错?

  还是,唐廷的错?

  “两税法,就是不分土户和客户,所有人都需要纳税,世家门阀也需要纳税,具体纳税多少,两税法的标准是根据田亩多寡来划分的。再有就是,户税、地税和杂役,也都划到了两税里一起交,也就是不超过六月份的夏税和不超过十一月份的秋税。”

  “当然了,两税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量出为入,根据国家明年的财政需求,来收今年税。”

  听到这里,就连朱高煦也感觉不对劲了。

  “听起来是不错。”朱高煦抓了抓大胡子,“可是,一则量出为入,朝廷开销肯定是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百姓负担不是会逐年加重吗?二则世家门阀也需要纳税,在黄巢之乱以前,恐怕不太可能吧,连唐太宗那样的皇帝都斗不过世家门阀,中晚唐唐廷力量衰弱,更没有能力啊。”

  “而且两税法的弊病还不止如此。”

  夏原吉捻须叹道:“两税法的定额,一开始用的就是过去年岁最重的哪一年为标准。而且,合并进两税的,不仅仅是户税、地税、杂役这些较为常规的税收,还包括了过去供应军队、宣索、进奉等等。”

  “那老百姓的负担,未免太重了。”

  朱高煦抚髯道:“本来缴纳的就是历年最重的税,朝廷又会随着开销继续加税,这两税法,恐怕维持不了多久吧?”

  “就是如此,所以两税法税制更化的结果,只是在一开始起了效果,到了最后,又压到了百姓头上。”

  说到这里,姜星火方才接过话来。

  “两税法渐渐执行不下去了,唐廷中枢就想着继续更化税制。”

  “于是就有了两税三分法。”

  朱高煦问:“两税俺懂,何谓三分?”

  “三分便是,一分曰上贡,二分曰送使,三分曰留州。”

  “换句话说,两税三分法的重心并不在于如何征税,而是着重于在分配环节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这三个财政级别中,唐廷中央财政通过‘上供’获取,地方割据的节度使财政通过所辖州的‘送使’(即送节度使)获取,州财政则由扣除上供和送使外,剩下的‘留州’份额构成。”

  “听起来不错。”

  朱高煦如是评价。

  “听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