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

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3 / 4)

——

  大皇子府邸。

  内阁的几位加班成员,照例来府里寻大皇子殿下参赞公务。

  大皇子身体不太好,有时候极疲惫了,就在府中办公,倒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而内阁的壮小伙子们,只能辛苦一下自己,带着奏折跑过来了。

  皇帝对此给予了默许。

  毕竟自己好大儿的身体情况,朱棣还是知道的。

  又要指望好大儿干活,又防着拉帮结派,怎么可能?

  朱棣有信心,控制这一切。

  朱棣觉得他不是李渊,决不会被两个儿子所架空摆布。

  而且二皇子朱高煦身边围着那么多武勋将领,如果不让大皇子也有一定的对抗能力,那不是拉偏架了?

  所以,几位内阁文臣与大皇子朱高炽的走动,也是朱棣所默许的。

  当然了,默许归默许。

  以后皇帝只要想找茬,翻翻小本本,以这些罪名把你送进诏狱,还是绰绰有余的。

  已经天黑了,花厅里依旧灯火通明。

  杨士奇、杨荣,还有老实敦厚的胡俨,今天轮到了这三位值班。

  案几上的奏折已经快要批阅完毕,越往后,几人的心情就越发轻松。

  翻到倒数第二份奏折,杨士奇拱手问道:“陛下有意重修《太祖实录》,大皇子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其实所谓的重修《太祖实录》,就是朱棣打算篡改史书的意思。

  这件事,李世民不敢明目张胆地干,朱棣可不管这些。

  《太祖实录》里,不利于朱棣的话,肯定都要删掉,就跟姜星火后世的控评差不多。

  然后再让自己任命的总裁官、纂修官们,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记录。

  新鲜添加,纯天然的。

  随后,再焚毁建文朝的实录修订稿,就可以了。

  最后还得以建文事附录其后,大约相当于《建文登基以来若干历史事件的决议》,给建文政权定个性,宣扬自己奉天靖难的合法地位,类似的意思。

  朱高炽想了想,说道:“正监修官,肯定得曹国公来挂名。”

  远在日本正搂着艺伎的五星天皇麦克景隆,此时又打了个喷嚏。

  有一说一,李景隆跟麦克阿瑟真的很像。

  三流的将领,二流的统帅,一流的政客,顶流的演员。

  这种人让他带兵打仗,纯属浪费表演和外交、庙堂天赋。

  杨士奇、杨荣、胡俨三人,均对此表示同意。

  没办法,修《太祖实录》这种事,必须曹国公李景隆来挂名。

  为什么?

  其一自然是因为曹国公李景隆,是开国勋贵的诸公爵中目前地位最高者,也是实际上的领头羊,论资历即便是魏国公徐辉祖,都要稍逊一筹。

  其二则是曹国公李景隆是靖难之役的关键先生,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