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307章 实验

第307章 实验(3 / 4)

已经被清理出了一个大场地,下面垫着厚厚的稻草堆。

  是真的很厚,足足有一人高的那种,里面还有其他缓冲物。

  毕竟热气球升空要是出事了,上面试验人员必须往下跳,这可不是玩刺客信条的信仰之跃,从几丈、十几丈的高度,下面没缓冲,哪怕是热气球拴着绳子,也是必死的结局。

  姜星火看着兵仗局周密的布置,也是放心了许多,本来他也有类似的想法,做些羊皮筏的气囊之类当安全垫的。

  虽然姜星火经历了这么多世的穿越,按道理来说,早该看淡生死,可人命在他心里还是充满了重量,姜星火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因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导致为他做事的无辜之人意外惨死。

  两个样式基本相同的、占地硕大的热气球,已经出现在了他们面前,热气球的吊篮下面,都拴着几根粗绳子,这些粗绳子,被牢牢地绑在嵌进土里的大铁钎上。

  还是上次的几个老匠人,给他介绍道。

  “国师,左边的是用羊皮缝的气囊,右边是用丝绸和油布刷了漆做成的气囊。”

  看着眼前的造物,姜星火诚恳地道谢道:“你们辛苦了。”

  是真的辛苦,要知道,在古代的各种纺织材料,譬如棉布、丝绸、麻布等等,其实都是为了穿衣服用的,要么保暖,要么透气,但制造热气球的气囊要求不透气且质量轻,靠手工织布很难满足这种条件。

  所以只能把几种纺织品混合在一起试验,毕竟气囊如果气密性很差,那根本就飞不来。

  原理也很简单,气密性差,空气里外乱窜,根本形不成明显的内外气压差,热气球如果没有内外气压差,浮力从哪里来?

  而这么多的丝绸、蜀锦、精致布匹,花钱倒在其次,关键是缝制也不能出岔子!

  须知道,现代的航天工业里,还有一个工种叫做“太空飞行器回收降落伞产品缝制工”呢,放在大明,更是个费心费力的活。

  几位带头的匠人颇有些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不辛苦。

  “还有,按照国师的要求,这热气球分为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个部分。”

  “球囊试了两种,吊篮也同样,一个是用竹条编了无数层编出来的,另一个是用藤条编的,都很轻便、坚韧。”

  姜星火近距离观察了一下,并且伸手摸了摸,确实如此,这已经是现在能获得的最轻便的材料了。

  从原理上讲,吊篮越轻,热气球上浮时就越能省力,当然了,也要注意尺度,不能为了轻便就忽略了结实牢固。

  而从两个吊篮抽刀都只能砍出白痕的样子来看,确实足够结实。

  “竹条和藤条应该大差不差。”

  姜星火沉吟剎那,旋即问道:“加热装置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