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367章 风暴

第367章 风暴(4 / 11)

是皇帝非要布政使司干,皇帝只是承担了中转的作用,把其他部寺或地方的请求通过圣旨等形式转达给布政使司,事情往往跟皇帝一文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修比干墓这种事情一看就不是皇帝授意的,河南布政使司的官员们当然能推则推。

  但消息传回南京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黄信总攻的时刻到了。

  这是一次标准的借题发挥,数十名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奏疏,如雪花般淹没了内阁,而且这次内阁的举动也颇为值得玩味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甚至包括金幼孜,这五个江西人一声不吭,直接把奏疏都递了上去,递到了永乐帝那里,然而永乐帝却并没能及时看到。

  黄信这次以必死的决心,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攻击性,他的奏疏是这样写的。

  “君子为国不为身,故犯颜谏净死且不避。

  小人为身不为国,惟谗韬面艘,以苟富贵。

  明君乐谏净而国以兴,昏君乐才韬而国以亡。

  桀纣杀龙,逢比干,明效具在。

  而后世人主,如秦隋之末,皆不监覆辙,国安得不亡哉?

  陛下当以是为戒,臣工当以君子之道自勉,庶几共保大明之洪业。”

  随后,陈瑛和他刚刚提拔的一众御史,也被以“骚扰地方”的名义弹劾了。

  至此,图穷匕见。

  修比干墓是假,借着“比干”这个历史上最早出名的谏臣,来反驳李至刚的奏疏,攻讦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这就是庙堂大佬们手段高明之处了,整个攻势暗藏杀机,却又偏偏不到图穷匕见,看不出任何端倪,等到刀锋闪烁的时候,想要阻止已经晚了。

  然而你以为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反击手段了?错,最精彩的连环计还没到呢,只能说李至刚下狱下的不怨。

  正巧朱棣那几天去江北的凤阳留守司视察军务好吧,根本不是什么正巧,人家就是掐着这个时机来的。

  被弹劾的陈瑛毕竟是骤升高位,狠倒是够狠,可惜经验还是欠缺了点,顿时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越急就越容易犯错,陈瑛本来就没朋友,这时候能找来商量事的,就一个纪纲。

  特务头子能给他出什么好主意?那自然是直接从物理层面让人闭嘴。

  于是两人琢磨了一下,试图还是用去年威吓这些江南好臣的老办法,直接把领头的抓了,剩下的自然不敢吱声了.这个办法在去年对付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时候,已经充分显现了威力,属于是路径依赖了。

  当然了,他们也没有那么蠢,找的借口还是很靠谱的,用的还是调查是否涉及建文余孽的事情。

  但是这次纪纲和陈瑛失算了,因为黄信已经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黄信不仅坐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