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394章 决胜

第394章 决胜(8 / 9)

室,是因为他用了刘邦的制度吗?

  开玩笑,别说刘邦旧制了,就是王莽都恢复三代先王的井田制了,又能挡得住几发大陨石术?

  曹端说的坦诚,姚广孝的反驳也很恳切,就是举例子讲道理。

  而这种没了勾心斗角的辩经,反而让曹端压力山大。

  事实就摆在这里,该从什么角度切入,才能在不偏离周礼这个根本论点的同时反驳对方呢?

  一滴又一滴的汗水,从他年轻的脸上流淌了下来。

  “啪嗒”一声,打在了台面上。

  这也代表着他的脑力运算烧到了极致,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但曹端仍然咬紧牙关,在思考着最优解。

  终于,曹端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稍稍喘了口气,看着马上要流逝到尽头的沙漏,高声说道。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识人之伪也。”

  “礼有三本源,天地者,生命之本源也;先祖者,人类之本源也;君师者,治平之本源也。”

  “礼之所在,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源也。”

  这就是说,圣人和先王制定礼的依据是人性的伪善,礼有三个本源,分别是天地、先祖、师君,天地是万事万物生存或者说存在的本源,先祖是人类这个种族繁衍至今的本源,师君则是天下能够被治理太平的本源。

  “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

  ——华丽的排比句废话。

  到了最后,曹端铺开了长长的燕国地图,终于露出了匕首。

  “先有周礼,而后世学者穷礼,得三纲五常,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

  “三纲五常,天理也,亦是天礼也。”

  此言一出,全场欢呼!

  曹端面对巨大压力时的超水平发挥,简直让所有人都为之刮目相看。

  要知道,曹端这番话,不仅仅是跟其他人一样,把三纲五常抬出来作为终极答案去压人,而是从“礼的起源”,一直推演到了“礼的意义”,乃至最后的“礼的发展”。

  换言之,在这里三纲五常不是开始,而是结果。

  并且曹端的这句话,其实也有着不漏声色地“打补丁”的意思,解释了从周礼到三纲五常,其实也是变通的一种表现,但这种变通,并不是从根源上推倒重来,而是臻于化境的完善。

  曹端的逻辑条理极为清晰,而且打完补丁后,更是近乎无懈可击!

  三纲五常当头压来,这东西在曹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