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阶段(5 / 9)
商人不成气候,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不够“稳定”,这里面包括了各地税率、道路安全、官吏勒索等因素,如果商业环境能够做到税率统一且相对较低,道路安全有保障不会被劫道,而且官吏也不会频繁勒索,那么国内商业一定是会极大地繁荣起来的,到时候哪怕商税收的低一些,总量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以后,收上来的钱还是比以前多得多的。
面对李增枝的问题,姜星火予以了解答。
“粮食产量和粮价波动都不会很大,现在大明经历了战乱,人口减少,而化肥导致了粮食产量增加,随着化肥和轮作套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未来粮食产量肯定是逐年增长的,数十年内不会有什么粮食压力。”
事实上,搞第一次工业变革,没有足够的农业粮食产量支撑是不可能搞得起来的,而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老朱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大明不缺粮食,而经历了四年的靖难之役,刚刚有些显现的人地矛盾也因此暂时消失了。
于是,在姜星火到来的这个时间点,成为了华夏第一次工业变革最好的发起时代。
有强势冷血的君主,有能征善战的军队,有勇于探索的航海家,有世界第一的国力.而在大明眼前的,是好几片尚未被探索的新大陆。
姜星火的目光从来不局限于国内庙堂中的斗争与争吵,星辰大海才是他为大明规划的前路。
而回到眼下,变法的第一阶段,也就是舆论斗争即将结束,马上要步入第二阶段推动变法深化,切实取得经济效益的当下,对于商人群体和大明目前商业情况的了解,显然就极有必要了。
所谓“无调查者勿发言也”嘛。
李增枝也放下心来,他大略明白了姜星火接下来对于国内外商业变革的思路,无非是就是对内,整顿国内财政现有的田赋、盐课、茶课几大块,同时改革商业相关政策,促进国内商业发展;对外,与日本、朝鲜、安南进行自由贸易,拓展财源。
而既然领会了变法主持者的规划,那么李增枝麾下庞大的商业王国,自然就有了调头的方向。
“商业流通不创造商品价值,南北往来终究是有限度的,但是手工工场不一样,大明未来的方向,还是在制造业上.定国公那边,有些事情稍后要大规模开展,明白了吗?”
听了姜星火的话,李增枝面色一喜。
“多谢国师提点!”
“嗯。”
姜星火没再说什么,第一批资产阶层的培育,终究还是要从旧贵族和大商人中诞生。
——————
楼上贵宾休息室里两人聊深化变法相关话题的同时,楼下第一日的拍卖会也正式开始了。
众人方才坐下刚聊了片刻,一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