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430章 光学

第430章 光学(5 / 9)

侧耳倾听。

  只见刚才那位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朋友神秘兮兮地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快点儿,别磨蹭,让老子也跟着好奇死了。”

  旁边的人急不可耐道:“你倒是快说呀。”

  “国师抽空在科学厅亲自授课的时候,拿了一根蜡烛,一个木板,一面玻璃,你猜怎么着?”

  “我猜你个鬼!”

  “嘿嘿.”那位同伴得意洋洋地笑道,“这发生的事情可了不得吶!据说是把那木板中间戳了个小孔,然后你猜怎么着?”

  “再不一口气说完老子打死你!”

  眼看再卖关子就要挨打,他说话终于利落了起来。

  “蜡烛的光透过木板的小孔,玻璃上蜡烛的影子,直接倒过来了!”

  “啥?”

  “我说,蜡烛的影子倒过来了!”

  “这”

  “这是为啥?”

  “你问我我问谁?”

  众多路人议论纷纷。

  “这倒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老祖宗就研究明白了。”

  此时,曹端忽然说话。

  见这位个头很高,肤色很黑的读书人说话,众人纷纷望来,而其中就有眼尖的国子监监生,直接认出了二人的身份。

  “是高太常和月川先生!”

  听到是这两位大儒亲临现场,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

  曹端抬手压了压人们的呼声,开口说道:“《墨经》中就曾记载,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这里要简单解释几个字,‘到’通‘倒’,即倒立的意思;‘午’指两束光线正中交叉;‘端’在先秦汉语中有‘终极’、‘终点’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午有端’指的是光线的交叉点,即针孔,而物体的投影之所以会出现倒像,是因为光线为直线传播,在针孔的地方不同方向射来的光束互相交叉而形成倒影。

  ‘光之人,煦若射’是一句很形象的比喻,是说照射在人身上的光线,就像射箭一样,而后面的意思则是照射在人上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下部;而照射在人下部的光线,则成像于上部,所以直立的人通过针孔成像,投影便成为倒立的。

  ‘库’指暗盒内部而言,物体反射的光与影像的大小同针孔距离的关系,物距越远,像越小;物距越近,像越大。

  所以基础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在华夏真不是什么稀奇东西,老祖宗早就把原理研究的透透的了,但是后世儒家不学墨家的东西,所以基本只有工匠们在实践过程中会运用,但具体原理,早就没有人宣扬了。

  但对于近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而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