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明国师 > 第514章 破窗

第514章 破窗(6 / 11)

藜他日夜相访,却忆破窗风雨时。”

  单论“破窗”这两个字,这首从题目到内容,连续三次提及“破窗”的元代著名的劝学诗,显然是最合适的。

  如果是按这个解法,那么说的明显就是刻苦读书的学风了。

  “宇文公谅做的这首诗倒是比宋真宗立意高远的多。”

  嗯,人家真宗直接是把读书的好处给你摆在眼前了,招聘启事先写待遇了属于是。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但是就是因为过于直白,直接把读书和做官富贵联系到一起,所以真宗的这首著名劝学诗,往往被学术界批评格调太低,太特娘的俗。

  什么叫高雅?高雅的意思就是不能谈钱。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的辩论会开始之初,很多秉持着传统主义的大儒们就是直接针对新兴思潮,虽然他们里面有不少人没能来参加太学之会,但在京城和江南、江西等其他地方,这种“耻于言利”的呼声是很高的。

  而现在,轮到了学术界最为权威的孔希路作为抽签者,既然抽到了,这些反方辩手自然不会轻易地放过。

  而且这个题目,还是姜星火拟定的。

  所以在短暂的沉默后,很快,众人的目光就集中在了坐在胡俨对面位置上的姜星火身上,等着看看他打算如何解答。

  姜星火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该站出来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自己的发言。

  “咳!诸位所言不错,‘破窗’这两个字,确实是出自《题王叔明破窗风雨图》,但首先要纠正的一点是,这个题目叫做‘破窗’,其实另有含义。”

  姜星火一本正经的说道:“今有一街边小屋,屋中有一贫寒举子王叔明在其中读书,准备来年科举,王叔明囊中羞涩,故而只用纸糊之窗,忽有一日风大,遂为秋风所破,此时玻璃镜已然降价,价格略贵于纸糊,请问诸位,若是你们是这王叔明,接下来会作何选择?视若无睹,还是继续用纸糊裱,亦或是选用玻璃镜?”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人,早年受外公赵孟俯影响,之后与黄公望、等名家交往甚密,得到黄公望指点,曾科举入仕元朝。

  元末战乱,弃官归隐黄鹤山,洪武初年重新出仕,任泰安知州,后攀附于丞相胡惟庸,常观画于胡惟庸府第,不久胡惟庸伏法,王蒙因此坐事入狱,洪武十八年九月,死于诏狱中。

  王叔明家境算不上贫寒,而他的这副《破窗风雨图》画作的主角也不是他自己,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