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52章 北电门房

第52章 北电门房(2 / 3)

虑湿度、曝光方方面面,保存保管上也是很大一笔开支。

  后期制作上数字电影更便捷,拷贝用硬盘或者数字传输就可以。

  到了上映,无论播放多少次,数字拷贝不会如胶片拷贝那样有损耗,荧幕画面还是和第一次一样。

  弄一部胶片电影的钱,能拍两部三部数字电影。

  能拉来资金,或者证明了自己的导演,造影视城都少。

  研究数字电影技术的,更是没有。

  目前国内导演对于数字电影的认识,停留在小成本,崇尚胶片的质感。

  有能力、有意愿探索数字技术,真就是沈三通了。

  “过审方面问题不大,没有鬼,也不是暴力血浆,而是氛围、配音、镜头渲染。”

  具体的电影项目沈三通脑子里只有一个雏形。

  鬼片不可能,过不了审。

  关系再大也不行,俞飞鸿老师能过审,主要还是爱情片。

  要是恐怖片,没有希望。

  血浆、肢体四溅那种,沈三通自己不喜欢,也不想弄,他不喜欢边缘题材。

  他的理解,恐怖悬疑片最重要的不是恐怖,也不是悬疑。

  而是美女。

  成本控制住,剧情流畅完整,美女颜值够,最好胸要大。

  跑起来能够展现出波涛汹涌的感觉,看美女在支离破碎的画面里,奔跑、尖叫、呻吟,就会很带感。

  票房很高不可能,但是绝对有固定受众,弄好了之后,可以做成系列。

  “行。”韩三平同意了合作事项。

  技术探索不可能从头干起,也不需要,中影有技术积累。

  沈三通成立一家电影数字技术公司,中影以技术支持的方式入股。

  ……

  1月27日。

  沈三通召开电影项目成立会议,讨论剧本编写工作。

  “目前电影观众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生活在楼房里面,我们故事背景要贴合生活。以网络论坛的故事开始,鬼敲门作为故事渲染。”

  沈三通想了想前世看过的悬疑灵异小说,《恐怖复苏》跳了出来,引子就有了。

  不可能真拍鬼,技术达不到,而且也没法上映。

  但是作为氛围的渲染,绰绰有余。

  沈三通简单说了一下论坛故事和鬼敲门的剧情。

  编剧组有几个编辑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有点哈人。

  恐怖故事,要么是往血浆上走,尽可能视觉上冲击。

  要么就是贴近生活,越真实才有氛围,往心理冲击上走。

  “电影项目名称为《北电门房》。”

  暂定在北电宿舍拍摄,代号北电门房。

  ……

  1月31日,周一早晨。

  张静初来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