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9章 该反思的不是中国人

第9章 该反思的不是中国人(1 / 4)

沈三通系统性讲完历史逻辑、《赤壁》基调,同编辑团队分析了初稿问题。

  然后和一些编剧分别谈话。

  沈三通做到这一步,依然不愿接受的编剧,说明无法胜任工作。

  不适合的调走,再补充几个新鲜血液,继续弄第二稿。

  他打算,借《赤壁》培养一支同心同德,历史观比较自信、积极的编剧团队。

  为以后历史系列打基础。

  随后马不停蹄。

  又和美术、特效、外景的不同团队进行沟通、磋商。

  《赤壁》特效非常庞大,包括他旗下中画在内,国内有四家电脑特效公司参与。

  几乎是国内能有点技术力量的公司,一网打尽。

  好莱坞也会有公司参与。

  沈三通也算打出了统战价值。

  外资的统战价值。

  本来他不想用好莱坞的特效公司,但是人家一看他铁了心要自己搞。

  而且节奏很稳,稳扎稳打,有搞成的可能。

  立刻主动来接触。

  谈,都可以谈。

  沈三通感慨,换到后世18年,或者20年之后,肯定是封死他。

  像黑公关声势大,其实没太认真,只是舆论力量。

  没有完全释放产业、官方的力量。

  说到底,从汽车厂商,再到好莱坞公司,产业界对沈三通有点警惕紧张,但说不上害怕。

  它们尚且处于有自信的阶段。

  05年没有内卷这个词,竞争也没有污名化。

  这个时候西方是竞争优势方。

  舆论上,和后世完全相反。

  没有诸如让中国进入WTO是美国恩赐的怪论。

  当下是自由,新自,社会达尔文论调极度泛滥。

  西方让中国进入WTO的本意,是打算让欧美日的廉价商品冲垮中国本土工业,让中国变成西方工业品倾销市场。

  中国工人权益也没人在乎。

  05年不是加班问题,是物理伤害。

  纺织厂、制衣厂各类工厂,一年要夹断几百上千的手指。

  各种生产事故,屡见不鲜,一年死掉很多人。

  化学厂、制药厂、建材加工厂、煤矿等一些工作,会物理上对人造成损伤。

  这样,已经是大为改观的结果。

  再往前,80、90年代的时候,一年要断几千上万手指。

  竞争内卷没有污名化,是因为当下是用中国血汗,给欧美提高好生活。

  穿不完的衣服、玩不完的玩具!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类产品。

  人家才不会骂呢!

  后世之所以搞什么内卷、生产力过剩,是因为它们吃不到中国的血肉。

  变成了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换取欧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