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认真的章子怡,全是卖点的预告片(2 / 3)
时候,沈三通打算先用他揽客。
第一周主要宣传他,第二周宣传宁浩。
宣传宁浩不在于宁浩自身,而是象征意义。
宁浩是沈三通推出来的新生代,他自己一个是偶然,再有一个宁浩,就不是偶然。
也说明讲国内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这条路不仅只是理论,有了实际成功案例。
沈三通将《生快》的总结用了上来,尽可能给观众参与感,见证历史。
见证电影商业化另一条路能走通。
不仅能唤醒沉默的大多数,而且给电影更多的宽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章子怡都惊了:“一两亿?一个名不经传的导演就破亿,那他岂不是国内第五个破亿的导演?你投资多少?”
沈三通道:“一千五百万左右。”
章子怡感慨:“我听说,你的戏都是你自己独资?”
沈三通肯定不能说自己爱恰独食:“我要完全掌握项目,我讨厌别人指手画脚,是对艺术的尊重。”
章子怡还真信了,她确实高看沈三通好几眼。
这个时候,导演在圈内圈外皆是高大上的职业。
特别是她这种从九十年代走过来的演员,非常尊重导演。
章子怡亲了一口道:“你太厉害了。”
沈三通见她不像演的,不是?真信了,我靠,他心里吐槽,他就是恰独食。
准确的说只是制作环节恰独食,发行、院线捆绑了一大帮利益方。
沈三通有些怕了,这位不会缠他吧:“看预告片。”
哐哐哐!
开场,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片头。
独一份,当今国内电影公司的片头大多是静态的。
有钱、有技术团队之后,沈三通重新升级了片头。
火车头哐哐哐的冲进了山洞,节奏感、质感拉满。
电脑分辨度不是很高,大荧幕更带感。
火车进洞,再出洞,海阔天空。
“火车头电影公司”几个大字随之出现。
章子怡也是看过沈三通之前电影的:“你片头升级了?”
沈三通点头:“嗯。”
看过莫名熟悉的山洞口,章子怡好奇问:“你这个片头有点怪,是不是有些不正经?”
沈三通坚决否定:“肯定没有,别分心,再分心我刻你了。”
章子怡为了饺子皮着想,专心看片。
开头就是易拉罐中奖骗局。
章子怡乐了:“黄渤演的太好了。”
等到沈三通出了飞机场,被蒙眼偷走行李箱,她要笑死:“你演国际大盗?国际大盗,国际大导,你是不是在阴阳怪气吴宇森当初想抢你项目?”
作为业内人,章子怡不仅看台前,还能看到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