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文化战略,俞飞鸿(2 / 4)
导演都有一股土味,
沈三通要搞点不土的。
要是不好过审,就不上院线,也不去外面评奖,就网络播放。
他不是为了取悦外国人,而是希望改改文艺片的导向。
揭开伤疤是为了去脓,更好愈合。
不是给外面人玩乐笑话,给人看猴戏,当猴耍。
沈三通心里有一个新文化战略。
弄新导演计划,是为这个战略布局落子。
洗涤各种垃圾文化,让国人摆脱文化上的枷锁。
1915年的新文化,是为了救亡图存。
是亡国灭种危机下的呼嚎、呐喊。
知道必须改变,但不知向何处改变,满是仓皇。
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
除了极少数人,总体是乏善可陈的。
军事上失败,清政府崩溃之后,大部分文人吓破了胆。
他们把所有的军事失败原因,归结成中华文明的问题。
慕强的结果,造成了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否定,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祖坟在哪里。
只要是外国人就跪,只要是中国的就贬。
文学作品里写到国人就是精神胜利、就是愚昧,写到外国人就是有道德。
不是真正的新文化。
前三十年,是真正的新文化。
社会意识遥遥领先于社会现实,开国的红利。
执剑人离去,现实太厚重,又拉回现实。
现如今是物质条件足够,社会现实足够,但社会意识落后了。
一批老帮菜、老油渣,太土。
文学界不是流氓就是骗子。
除了矫情、私通、喝酒、吹牛、讲黄色笑话、发泄对社会不满。
为了一个小位置,为了一个小嫂子,为了一个会,打得不可开交。
正常人的东西,一概没有。
阴枣之类的,放在古代也是土到渣,恶心人。
80年代,有人狂妄的喊出还要再殖民300年。
正常中国人对土地的抽象性认识,应该是浑厚和厚重,而不漆黑和肮脏。
应该是生机勃勃,而不是一片污垢。
传统文化思想中,对国家的忠,对祖辈的孝,对百姓的仁,对兄弟的义,朋友相处的礼,社会规范的信。
这些东西,在所谓大家的作品里,往往见不到。
而所谓搞现代学术研究的,骨子里也没有一点现代气息。
律师、记者、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很多是言必称美国,希腊,罗马。
一个律师,本该是无神论者。
却言必称圣经、亚伯拉罕。
妄图用西方的制度文化来改变。
自轻、自贱、自我毁灭。
向西方献媚,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