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实力恐怖的沈三通(2 / 3)
三通主导,陈凯歌脑子不行。
闻言,吴宇森倒吸一口凉气。
圈里最近有些风声,法律援助委员会是沈三通促成的:“传言是真的?”
陈可辛面色大变,沈三通敢和好莱坞干,能量超乎他的想象:“我的新戏要完蛋了?”
吴宇森出主意:“你不如曝光给媒体,就说沈三通背后使坏,阻碍电影发展。”
陈可辛眼前一亮,感觉吴宇森人还不错:“有用吗?”
吴宇森道:“对沈三通没用,但对韩三平有用,对别的领导也有用。”
他很清楚,有些人的工作就是团结他们。
他们不闹就要失业。
王晶一听要起纷争,就皱眉,喝了杯咖啡,离开。
这些同行贪心,又想当然,脑子还没转过来。
张艺谋《英雄》推动了院线开革,开启了内地大片时代。
《十面埋伏》之后,内地把握古装大片题材话语权,
如果不是沈三通先宣布弄《赤壁》,按照原来的节奏,陈凯歌《无极》失败,吴宇森趁火打劫。
港圈可以通过造势,移花接木,把古装大片话语权夺回来。
至少把中影的部分夺回来。
用吴宇森的《赤壁》,陈可辛的片子,把古装大片题材抢到港圈手里。
到时候商业片和古装大片,双话语权在手,想如何吃内地的肉,喝内地的血,就如何。
实际上,双双落空。
首先。
沈三通夺走了商业片的定义权。
以往商业片的定义权属于港圈,说什么是什么。
说港星有票房号召力,那就是号召力。
现在不行了,沈三通一部《生快》,超过很多港岛导演生涯票房总和。
然后。
古装大片也不按节奏走。
陈凯歌岌岌可危的名声,被救了回来。
近来一系列事件,王晶分析过,几乎全部源自沈三通接受北青的专访。
古装大片海外收益出问题,这半年时间,反复在媒体、网络上争论、炒作,人尽皆知。
如果不是沈三通踢爆,因为内外信息差,未来两三年,依然可以用古装戏捞钱。
像陈可辛以拍爱情文艺片闻名,赶鸭子上架,大胆转型,去拍压根就不擅长的古装大片。
就是为了赶古装热潮,捞一笔大的。
同行愤怒,王晶能理解。
沈三通确实把港圈的生态,挤占的不行。
过去想要靠着名头,吓住人、糊弄人,不太行。
必须拿出本事,有时候,还要夹着尾巴。
当然,这些分析都是王晶自己的思考。
他不会和同行说。
某种程度上,他们还是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