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7章 做个野蛮人

第7章 做个野蛮人(3 / 4)

在已经开始接触了。

  沈三通开始叫人买入嘉禾的股份,陆续建仓。

  他要掺和一脚。

  买到嘉禾,沈三通觉得很难。

  正常价格很难买到。

  九十年代最初,甚至还要往前一点,港岛娱乐圈反了一波。

  金庸面对压力,心灰意冷之下,想把《明报》给卖了。

  德宝电影公司的实际掌舵人岑建勋,风行唱片的一姐梅艳芳。

  是其中头头。

  德宝与大陆合拍片拍到一半停工,剧组人员直接被赶回港岛。

  至于梅艳芳,本来安排她去广州开演唱会,结果入境申请都没法通过。

  后世岁月史书。

  这部分人洗白了,梅艳芳摇身一变,立场掉了个。

  也是那个时候。

  港岛电影中出现大量抹黑大陆形象的镜头。

  当时,邹文怀为了取悦湾岛和当地片商,也加入了黑的行列。

  《表姐,你好嘢!》就是代表。

  没几年97年了,反而极度疯狂,不考虑后果。

  也有可能早就办好润的手续,不在乎。

  一开始引进外部片,本来第一考虑不是好莱坞。

  大陆第一个谈的是港片,和嘉禾谈过。

  首先,文化相同。

  其次开放电影市场,好东西第一考虑自己人。

  热脸贴了冷屁股。

  邹文怀嫌弃分成太低,端架子,拒绝了。

  好莱坞公司才喝到了头汤,引进了《亡命天涯》。

  任何方面,大陆不是从没亏欠过港岛什么,而是有什么给什么。

  不说水电果蔬,什么好东西都没落下过。

  修个大桥,港岛说不通特区,那就不通。

  但是港岛的表现,总是很短视。

  嘉禾就是如此。

  不仅短视,而且双标。

  为了进入好莱坞,邹文怀反复失败,依然坚持。

  而对大陆就没有耐心。

  嘉禾94年只出品了28电影,上市之后的95年,参与投资或自己制作的影片多达66部,翻了一倍有余。

  在港片市场萎靡的时候年产66部,绝对是不要命的自杀行为。

  但邹文怀傻吗?

  沈三通觉得不是,不断的拍片、放映、造势,可以持续收割股民,股东套利。

  甚至沈三通往阴暗点想,这些人已经疯了。

  癫了,对港片绝望了,也对未来绝望了。

  在97年之前狠狠的捞一笔,那个时候嘉禾完蛋了,但是邹老板赚了。

  问题是,没有出现世界末日。

  不仅没有出现世界末日,还越走越好。

  大陆经济腾飞,电影市场走出90年代的低迷。

  嘉禾这就尴尬了,为自己疯狂买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