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39章 刀刀见血的对撞!

第39章 刀刀见血的对撞!(2 / 3)

“吴宇森《赤壁》拷贝也不会少,观众进入电影院,几乎只有你俩的电影。”

  “不是很好办。”

  沈三通道:“这部戏我才占一成份额,中影拿大头,你看着办。”

  说白了,沈三通想要前世吴宇森《赤壁》的待遇。

  前世,《赤壁》把韩三平坑傻了。

  吴宇森拍《赤壁》的时候,陈凯歌因为《无极》身败名裂。

  全网黑,和后世六小龄童被全网黑差不多,利益方主导。

  当然。

  凯子哥各方面没法和六老师相比,但是情况是怎么个情况。

  国内大导方面。

  冯小刚在华谊地位越加重要。

  张艺谋、张伟平“两张”和中影隐隐不对付。

  陈凯歌倒了,韩三平是真没有可用之人。

  各种营销铺天盖地,一个观念形成了,搞商业片,大片还是要靠港岛导演。

  于是乎,前世吴宇森《赤壁》筹备了两年。

  开机之后各种问题,保险担保结束也没有拍完。

  中影在《赤壁》上投了2500万美元。

  不只是钱,还和韩三平的大片战略直接挂钩,以及中影集团改革。

  几乎“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商务置换至少有八千多万。

  中影通过招商、赞助、引资,尽一切能量发行《赤壁》。

  《赤壁》的拷贝数量史无前例接近一千五百个,直接拉升了一个数量级,

  利用手中掌握的院线资源进行垂直营销,随时在必要时用行政手段清理档期。

  不过,前世的话,《赤壁》是韩三平遇到的第二个大坑。

  第一个大坑是陈可辛原版《投名状》。

  几乎是一样的路数,给李连傑一个亿片酬,用李连傑的话来说“不敢相信有人找他拍这种片”。

  纯粹是把韩三平和中影当冤大头坑。

  被坑,中影还要忍着,先把钱赚回来。

  前世《投名状》一千个拷贝,冯小刚的《集结号》才六百多,不到七百。

  经过《投名状》《赤壁》两部,直接导致韩三平名声臭了,吃相太难看。

  关键前世那个时间节点,还真没有好办法。

  至少《投名状》《赤壁》说中文,是国产片,也能带动电影市场。

  韩三平头疼:“大片撞题材太惨烈了,不该让吴宇森弄第二部的。”

  沈三通听出了弦外之音,提醒道:“当年可不是现在这样,是他各方施压,要弄这个题材。”

  “不能用当下的眼光去看过去。”

  沈三通不是要简单的档期对撞,还要更进一步,更惨烈的厮杀。

  后世全数字放映,拷贝成本低。

  现在不一样。

  四千五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