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18章 根本不一样!

第18章 根本不一样!(1 / 3)

《风声》只是给姜伟试手。

  主要充当工具人作用,第二部戏才有发挥的余地。

  沈三通说起找姜伟做导演的原因:“姜老师,有本书说法国大革命成功之后,产生的原因反而消失了。”

  “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在我们影视圈。”

  “似乎解放之战,是成王败寇一样,似乎国民党和我们,也是一样。”

  “可以能一样呢?”

  沈三通选定姜伟就是因为《潜伏》,导演私货是藏不住的。

  剧本中有一段,左蓝牺牲,留下的遗物是《延安文集》。

  剧里余则成对左蓝的遗物一刻不能释手,回到家中,翠平在拾掇桌子准备吃饭。

  余则成坐在沙发上,手中翻开那本《延安文集》,仍在念念有声。

  这个时候余则成念念有声的完全不是原文了,而是“张冠李戴”“改头换面”,忆“张思德”为“左蓝”。

  《为人民服务》是为纪念张思德同志的,文中有这句“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余则成念成了“左蓝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他续道:“左蓝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他念到“就比鸿毛还轻”,语音发颤了。

  续道,“左蓝同志(台词重音),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她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再次重复,“左蓝同志(台词重音),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她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身侧的翠平蹲下身来,关切担心地看着他。

  余则成侧头道:“我没事。”

  这段从艺术上来说,是两个“重复”。

  一是整个这一段重复读《为人民服务》,是对上一场戏的重复。

  二是内部涉及到“左蓝同志”的两个句子,余则成都作了重复。

  这一大段的重复是余则成对革命信念的持续深化对爱人同志的念念难忘,这两句子的重复更是余则成单独拎出来着重表达对爱人同志的念念难忘。

  将“张思德同志”易为“左蓝同志”念出来更是神来妙笔!

  余则成这里的“重复”和“改易”,就他情态上看,就是哀恸不能自已,竟化而为“怔”了。

  从表演角度,文学作品里有一经典艺术手法叫做“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肇源于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

  沈三通为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