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62章 破纪录!大导!谁在反对安检?

第62章 破纪录!大导!谁在反对安检?(1 / 6)

字幕终结,观众爆发轰鸣般的掌声。

  这才是历史大片的味道。

  大气磅礴,最后彩蛋更有横跨历史长河的感觉。

  看过吴宇森《赤壁·下》结尾的观众,对此更深有感触。

  吴宇森结尾,周瑜、小乔,和诸葛亮告别,把马驹萌萌送给诸葛亮。

  小乔说不要让它上战场,周瑜回答我亲手接生的。

  格局实在太小,没有比较还好,有比较,水平差距立现。

  映后采访。

  内场主持人经纬,先问了观众震不震撼,在震撼的叫喊声中,经纬道:“我也震撼,让我们欢迎我们的导演,和《赤壁》主创。”

  经纬打趣:“看来观众很喜欢沈导的电影,沈导总是能给我们惊喜。”

  “谢谢,谢谢观众的抬爱。”沈三通先感谢观众,又带着回忆道:“也谢谢我们演员主创,幕后工作人员,《赤壁》这部戏时间跨度非常长,05年6月1日立项,第一部和大家见面,用了三年,第二部用了四年。”

  经纬:“确实很辛苦。”

  沈三通:“我们国内做这些的太少,几年前国内特效多是接好莱坞外包,俗称踩轮子,有活的时候干一阵,没活的时候就停。”

  “外国工作室,大的看不上,做不好沟通,会出现糊弄,小的又担心能力不够,七拐八拐才把团队拉起来。”

  韩三平作为最大投资人和第一出品人,很有感触:“国内在之前毫无经验,沈三通团队没有经验参考,摸着石头过河。”

  “《赤壁》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做起来不轻松。”

  “很多好莱坞踩过的坑,需要再踩一次,而沈三通团队是国内负责第一个踩坑的。”

  “中国电影无论未来发展到什么程度,从《赤壁》开始,沈三通团队的努力与认真,将永刻我们心中。”

  “沈三通团队开启了‘电影工业’,站在‘电影工业’角度来做电影,贡献非常巨大。”

  韩三平的评价很高,沈三通是真的干事的人。

  《赤壁》老老实实做了四年,按照国内的电影标准,沈三通只要做一半,票房就不会差。

  从始至终没吃钱,还尽可能省钱,职业道德一流。。

  经纬:“我听说沈导将经验提炼总结,教材写了一屋子?”

  沈三通:“我们找北电学生跟组实习,把我们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这些材料都是公开的。”

  “类似的材料分享,我们一直坚持在做。无论是拍摄技巧,还是电影技术,我们面向国内,面向世界全部开放。”

  沈开源!

  沈三通不是临时炒作,开源这事,他从最初入行就在做。

  想学,就教。

  经纬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