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国际垄断优势(3 / 7)
因为瞎G8改,会损害自身长远利益,导演给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只凭自身感觉,很难推下去。
沈三通要改变导演定位,专业功力只是基础要求,最重要是剧组的组织者,要有五湖四海的心态,不能陷入自己那一套。
不怕偏执,卡梅隆那样的偏执才叫偏执。
没有水平的偏执,是矫情。
从电影开始,再到游戏,然后公司全覆盖,财散人聚。
1月15日。
千年一遇的日环食出现,沈三通简单看了一眼,继续投入工作。
一边调整公司结构,一边满亚洲宣传《盗梦空间》。
大年初一同步上映。
《盗梦》影片会在不同国家投放不同版本。
试映的时候,国内观众反馈,有些出乎沈三通预料。
固然喜欢中国人拯救世界,但更喜欢战斗。
沈三通对影片做了微调,加了更多斗争细节,把节奏拉起来。
暹罗方面,更喜欢看打洋人。
沈三通给足了暹罗泰拳演员打盗梦团队保镖的戏份,能剪的素材都剪进去了。
暹罗版本,通过剪辑,提升了泰拳演员和本土演员在剧情中的重要性。
日本方面也是如此。
加大了长泽雅美的戏份,提升了重要性。
沈三通在调整过程中,发现在国外,也有“非垄断的垄断优势”。
日本的长泽雅美,暹罗的女演员皮查雅·瓦塔那蒙迪,没有男主和她们的感情戏。
没有好莱坞赤裸裸的征服,高位对低位的俯瞰,把别国女性塑造成了性欲马桶。
毫不掩饰的族群歧视,族群优劣论调。
同时,沈三通不需要其他国家演员展现出“外向”。
不用它们服务于“新自由主义”那一套,不需要他们拆家毁国。
影片主题不是外向价值观,而是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中国同样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但追求的是“你好我也好”。
而不是“我好你不能活”这种模式。
沈三通经过各地试映,获得的反馈,观众比较意外。
国内观众意外。
很少有导演这样尊重他们。
国外观众更意外。
没想到一部中国电影能如此照顾他们的口味。
这种感觉很微妙。
比如外资、合资生产的汽车,给中国人偷工减料,不给大油箱不给大空间,美其名曰为你考虑,实际上是傲慢。
等到国产车发展起来了,冰箱、电视这些要什么有什么。
沈三通做的也不多,只是个性化定制,但这种是好莱坞不可能提供的。
好莱坞也个性化给过中国定制。
懂的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