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4章 疯了!

第4章 疯了!(6 / 8)

的叙事。

  他大力输出,然后让公关团队跟进。

  不会和殖畜进行交锋。

  沈三通说出自己的看法,殖畜有殖畜的看法。

  谁对谁错,交给时间。

  沈三通连发多条贴文。

  “收看了今天的《面对面》,不吐不快。”

  “说碳排放,必须分清‘总量’和‘人均’。”

  “什么时候谈‘总量’?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该大事可以共享。”

  “比如群策群力做一件事,完全不需要按人均来分配,目标是固定的,想办法提升‘总量’完成它就好了。”

  “什么时候谈‘人均’?当然是关注个体幸福的时候谈人均。”

  “比如提到GDP的时候总要转人均看看,不然怎么区分国家发达与否呢?”

  “为了计算战争潜力,钢产量数据从来都是总量优先,但聊农业的时候,就更多的在谈人均肉蛋奶摄入量之类的事了。”

  “而在西方,环保是一个非常错位的话题。”

  “环保目标是一个集中力量办大事之后的整体性结果,环境好了之后理论上大家都可以享受到它的红利。”

  “但西方鼓吹的碳排放权本质是工业发展权,工业发展权是和你我的收入息息相关的。”

  “怎么集中我们的力量办你的大事去了?调查记者怎么这时不重视个体了?喜欢假装为民请命的人们这时候怎么不提人均了?”

  “还要注意到两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同一件商品我们负责排碳最多的环节,他们负责拿利润最多的环节。”

  “我们应该得到高利润环节者的环境补贴,而不是去购买赎罪券。”

  “另外,西方发达国家也走过激进工业化的路,其伴生的污染很早就把环境破坏得差不多了,这份污染是被积累的。从历史角度他们也应该负起责任。”

  “在如此不公的背景下,西方强推碳排放配额的议题,实际上是为了将碳排放所代表发展权金融化。”

  “想要配额得从西方发达国家这里买,进一步去工业化后再把多余的卖你,或是放到二级市场上进行金融运作。最终他们从发展中国家身上扒两层皮。”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要疯狂发展环保意识形态的原因,就算无法收你碳税,也可以定义你工业国的生活不如他们金融国文明。”

  “总之这个碳税风潮,西方具有相当强的标准制定方面的话语权时,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以国家总量为谈判的初始值,而不是人均。”

  “柴记者面对丁院士‘中国人到底是不是人’的质问,她不是马上持否定态度,而是坚持认为中国应该根据污染总量承担更多责任,不应该仗着人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