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吾剑也未尝不利!吾将带头冲锋!(6 / 10)
沈三通年龄在一群普遍四十往上,五十岁左右领导里,年轻的过分,听着就行。
有个戴眼镜的摇头道:“首飞不是结束,要形成战斗力,更有繁复艰辛的工作等待着我们航空人、科学家们。我们和美国的差距还很大。”
点了沈三通一下:“现如今我们依然要夹起尾巴做人做事。”
“是啊。”也有附和的:“作为国之重器,肯定要分析再分析,创新再创新,论证再论证,迭代再迭代,要增强作战效能。”
沈三通倒不觉得这些人软什么的。
和一些领导接触多了,他也有些改变。
这些人和学院派不同,是干事的。
尤其是电影局,哪怕是前世,能在进口片攻势,以及内部各种奇行种背刺下守住,还是挺不容易的。
有些观念从后世人来看,觉得很卑微,也很不自信,但时间长了沈三通也理解了。
作为后来者,不能用以后的眼光看过去,真做事的前人都值得理解。
当然,有些领导说话也不一定就这样想。
很有可能是第一个开口夸了,后面的就觉得要杠一下。
如果第一个是贬低的,可能后面就是鼓励了,什么“航天人都不容易”“也不能妄自菲薄”。
都是电影职能部门,聊着聊着聊到了行业政策有关的。
有领导赞道:“三通做的好啊,免税政策还有很多余力。”
和前世不同,前世为了应对进口片引进份额增加,促进国产片发展,很费劲,给出各种扶持。
国产电影票房超过总票房的一半,院线需要上缴的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可以免征百分之一,超过百分之六十,征收百分之三,百分之七十只需要上缴百分之二。
就是鼓励院线放映国产电影,不要只放进口片。
如今,这个政策也有,不过力度小了,政策空间留了下来。
有个领导关心道:“听说你公司在收紧北电有关的学生,小沈你这是要大义灭亲?”
“没有,我觉得自己太幼稚,听了老师一席话,我反思了自己的过去走的路。”
问,沈三通就是尊重老师。
好话他都受着,不好的话,都当没听到。
想让他改变,那就拿盖章的文件。
表面上绝对尊师重道。
“我想弄个艺术电影节,不能完全商业,要商业艺术两开花。哎,我在艺术上缺乏追求,比不上很多导演都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闻言,刚刚还有些泄气的戴眼镜领导立刻鼓劲:“现如今,还是做好商业,艺术不缺你一个。你可不能灰心丧气,去搞什么艺术。”
“是啊是啊,现在走的多好,继续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