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挖不完的宝藏,再开功夫一片天(4 / 6)
央企出品,超大制作,国家队做主角,拍出宏图大业,拍出盛世气象的剧,最好在清朝。
其他朝代尽量不要出现。
出现了,没有保驾护航的,要给颜色看看,让人知难而退。
贞观之治,突厥改成草原十八部。
神断狄仁杰,播出前一天通知剧里不能出现突厥字样,不然不能上映,导演连夜改配音,突厥改成突勒。
贞观长歌这种比较好,爱情剧。
半正半爽剧,属于精品剧,可遇不可求,制作成本远超戏说剧,稍微使点手段,这个概率就等于零。
王中军比较清醒:“这个事,我们不要出头,暗中来。沈三通现在代表的不是自己,一定不能明着搞,那对我们不利。”
沈三通能走到今天确实出乎预料,王中军和朋友分析过,这种情况,一般只在少数企业里出现过。
事业和国家政策融为一体,在电影制作方面民企的生产力,超越了国企,引领了潮流。
这类企业,往往都是技工贸,一般他接触的圈子都是贸工技,明着来很难压,有真正科技在手。
现在的情况是,沈三通冒出来,让一些人看到了希望。
又依托产业,小手段不是不能用,但是不好用。
“那该怎么做?”王中磊问。
王中军说:“最好先压,然后再放。给出压力,让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后稍微放开,让他有一种有力没法试的感觉。这个需要很好的配合,我觉得难,不过敲敲边鼓很简单。”
两兄弟小声聊着,沈三通走了过来:“两位王总好。”
这一次的事,沈三通不好说这两位有没有出力,他觉得大概率有顺水推舟。
王中军笑道:“祝电影大卖。”
表面上大家都很客气。
首映礼嘉宾和观众纷纷入场,闲谈了几句,火车头电影厂牌惯例,先看电影。
哐哐哐!
随着火车声音响起,观众自然入戏。
火车头厂牌如今已然是金字招牌。
俞凌岳是位电影爱好者,好不容易抢到了一张电影首映票,对这部戏很是期待。
电影官方账号说的,这部戏除了是史诗历史大片,帝王系列开篇,还是动作大片。
有数千人的电影大场面,CG与实拍相结合,为了还原盛景专门造了一座城。
一般电影这样说,俞凌岳肯定不信,但是火车头电影公司在这方面独树一帜,会把看点说清楚,至今还没骗过人。
观众聚精会神的盯着银幕,也有人抱着挑刺心理。
李世民是可以和秦皇、汉武、明祖并列的人物,几乎没谁不知道。
火车头电影公司有口皆碑是事实,但是这部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