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62章 辞旧迎新!

第62章 辞旧迎新!(7 / 9)

也不怪伊朗心有幻想,另外伊朗恐怕自己也是怎么想,毕竟国名叫“雅利安”。

  沈三通也观察到北美观众愈发封闭,媒体内容局限于本土新闻,刻意弱化外部世界真实状况。

  美国观众越发对外界不在乎,不关心了。

  电视频道,基本没有外部真实信息,主要是当地的新闻,然后是联邦层面的新闻。

  治安在变差,当地新闻不断有各种奇葩的事。

  但是不用担心。

  国外新闻会告诉美国人,国外人活的更凄惨。

  类似“我们糟糕,但是外面更加糟糕。”“西欧好一点,但都是小国,管几百万人、上千万,和上亿几亿人口是不同的。”“为了国家我们要忍受”……这样的话术。

  有关中国的新闻更加奇葩,严防死守。

  几个湾岛或者大陆这边留学过去的,再有日本、韩国,顶着别扭的妆容,煞有其事说着听都没听过的奇葩事。

  十年前,《英雄》时候,美国主流媒体还允许东方内容出现,北美观众也愿意接受外面信息。

  现在是主流媒体排斥东方内容,同时北美观众不愿意了解外面的世界。

  说明日子不好过啊。

  去年还发生了占领华尔街,粉饰太平表面的暗流很是汹涌。

  沈三通觉得更有意思的,这个时候,有人逃离漩涡,也有人想要进去。

  韩寒上个月发的三篇文章,沈三通也看到了。

  不再以“意见领袖”姿态直接煽动对立,而是以更温和的方式探讨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这个水平敢冠以“三篇”名号,沈三通嗤之以鼻,不过对于公知群体,韩寒“改良”的不可饶恕。

  大概是谈判破裂了,所以最近几天,知名博客作者麦田以一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的博文,质疑韩寒奇迹背后是他父亲和营销团队的功劳,引起轩然大波。

  方舟子也发了一篇长微博:“新的一季开始了:‘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

  在这篇分析当中,方舟子认为,“韩寒参赛作品《求医》所写其实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或更早)的一位肝炎患者在一家小医院的求医经历,而不是韩寒作为疥疮患者在1999年的大医院的求医经历。作者的身份,更像是1977年考上华东师大中文系,又因肝炎退学的韩仁均(韩寒之父)。”

  沈三通甚至知道以后,会有人用网络技术查出“韩三篇”等文章都是先在其父韩仁均博客上发表,然后再用韩寒博客发出。

  这个不难理解,那三篇文章“老人味”很浓,韩寒作为80后是不可能有那么强的时代烙印,可能韩寒都不知道是在cosplay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