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汗流浃背了(4 / 6)
完全工业的社会,又会诞生如何的璀璨的精神?
从现实中获取一点力量,反哺到文艺作品中,整体就会不同。
这方面官方做的很好,提出了工业亩产。
文化行业,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韩三平没有沈三通这么乐观,总有人想走捷径,而且文化行业太落后了。
搞出了《金陵十三钗》这种可以用可耻来形容的东西,不仅没有入选最终提名那么简单,奥斯卡甚至通知电影局,不要再送这类影片来参赛了。
想起《十三钗》,韩三平不想聊业内了,倒胃口。
想起个事,有人托他来问问沈三通意见:“你觉得春晚如何,有没有兴趣来做总导演?”
“有。”沈三通挺有兴趣的。
春晚是个大舞台,对于艺人如此,对导演也是如此。
而且他也会逐渐减产,随着体系搭建起来,往后更多是总领全局的角色,有很多时间来做别的事。
沈三通描绘了自己的春晚畅想。
“首先,我要是来做总导演,要给我充分的权限,我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沈三通有自己思考,给韩三平好好分析一波。
春晚每年都有各种声音,和春晚节目组有关,但也无关。
根本原因,是国力增强。
套古代的历史,现在的状态仅仅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辉煌的开始。
在一代君主统一全国,二代君主休养生息之后,三代君主正在励精图治。
所处的时代,正是文景之治的开端,壮丽的图卷仅仅张开了一个角。
不谈超越历史周期律,先说一个保底,未来五十年人类将见证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国家崛起之路。
10年开始,工业产值世界第一,GDP超越日本,恰好那一年开始,对春晚的批评声越来越大。
和互联网发展,普通人获得话语权有关,但也因为国力达到了,所有人都有感知的节点。
因为舆论宣传上的原因,国人一直在小看自己。
哪怕是后世,发展到了夸张的程度,依然有一种声音,也就是世界已经很久没有再次“产业升级”。
先定义了“产业升级”,不是德国工业4.0,也不是中国的高端制造2025计划,也不是美国从制造业进入金融业……
而是从实体工业进入信息互联网之后,整个世界已经没有再创造出像互联网这样能够伴生出:海底光缆产与建、电脑主机产业、显示器产业、服务器产业、芯片制造产业、社交游戏视频等软件生态,所谓有规模产业集群的“新产业就业蓄水池”。
说白了,套了很多层皮,但总结一句话,美国搞的才算产业升级,其他做的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