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新时代艺术家 > 第23章 以我为主!

第23章 以我为主!(2 / 4)

2年舆论还在混沌,披着“民族”皮的多。

  对此也算有所预料,沈三通接过话筒道:“你的问题我会回答,不过咱们要等一会。”

  似乎没有想过这种情况,年轻人话开始有些说不明白,喊道:“为什么……要等,沈导,你还是战狼吗?”

  沈三通皱眉,一句话让他闭嘴:“这是电影首映礼,你要是再这样,我要让人把你请出去了,安保呢?”

  安保已经就位。

  年轻人看了看旁边人一眼,见对方做了个手势,才坐了下去。

  按照流程,李虹道:“让我们向受难者默哀,也向幸存者致意。”

  首映礼有大屠杀的幸存者到场,不过已经提前离场。

  只在电影开场前露面。

  至于电影,万万不能让他们看。

  哪怕沈三通全程主控,前后看了很多遍,再重看一遍依然凝噎。

  他们的年龄都很大,当年十来岁的,现在都八九十。

  过去这么多年,恐怖的记忆依然无法忘却。

  主创分享创作经验。

  担任导演的康洪雷,如实说道:“这部戏完全按照沈导意思来弄。”

  沈三通剖析自己的思路:“《1937》又名《永不能忘的苦难》,我要做这个项目,只有一个想法。”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是为了让大家一想到就打怵,想到屠杀、虐杀,甚至下意识的避开,逃避。”

  “也不是猎奇,不是为了外国人怎么看,既不是拉贝,也不是日本。”

  “前者的情我们认,后者的仇我们也不能忘。”

  “南京大屠杀受害者是我们,发生地是我们的国土,主要是我们。”

  “电影创作之初,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框架,应该是以历史为镜,警示后人,唯有铭记苦难、凝聚共识,方能避免重蹈覆辙。”

  “电影可以沉重,但不能过分的玩弄黑暗、边缘化,也不能站在干岸上去审判受难者,或者以此显示自己‘清醒’。”

  “电影的剧情不能肆意的播撒绝望,虽然从事实来说确实如此,找切面,能找到无数切面,但只有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死难者才不会被遗忘,后世之人才能吸取教训。”

  “所以我们主创尽可能尊重历史,这个尊重是不违背历史的大方面,不违背主要精神,然后从中创作出让人看完,沉重,崩溃,但是又让人有力量,而不是空受折磨的电影。”

  沈三通承认黑暗和苦难,但他坚信光明。

  历史也是如此。

  他还有个拍摄计划,从普通人的视角,拍摄一部反映近代百年的电影,展现中华民族如何从近代史走出来。

  以电影著史,沈三通有着不小野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