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秦吏 > 第0904章 布衣将相之局

第0904章 布衣将相之局(4 / 4)

更过分的是,因为秦吏豢养门客有限,地方豪贵又受到打击,苦于没有出路,关东士人自然只能积极加入到“反贼”的行列里去了。

  说句不好听的,过去十几年里,在关东,秦就好比是取消了科举的我大清,绝了六国士人的上升渠道,无疑是将他们推到了政权的对立面。

  再加上本就盘根错节的六国贵族,对重徭郁郁不平的黔首庶民,读书人从中出谋划策,这叛乱不剧烈才怪。

  张苍深以为然:“吾师荀卿便曾说过,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故上者需下,下者需上。”

  黑夫已有计较:“上者要下简单,爵位隔代降级,后世子孙不肖者,便不能保有富贵。”

  张苍目视黑夫:“若如此做,你会得罪一大批造就这‘新秦’的功臣将士。”

  “所以要徐徐图之,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骤然下达。”

  黑夫看着张胖子的嘴道:“之所以告与张君,是知道你嘴紧。”

  “苍当守口如瓶。”张苍点了点头,但旋即觉得不对,什么叫嘴紧,他总觉得这对话怪怪的……

  黑夫倒未多想,勾勒制度需要思想家的智慧,作为荀子后学,又是自己铁杆党羽,张苍是他想到的协助者第一人选:“至于如何让下者上达州部、朝堂……”

  张苍少不了继续推销荀子的设想:“吾师荀卿又言,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黑夫却不以为然,荀子只提出了这种设想,可作为纲领,却没有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实施方式。

  而且参考的因素是文学、品德、礼仪?虽然是后世察举、科举制度的主题,足见荀学影响之深远,但这不符合眼下秦的基本国情,以及黑夫对未来的更高期盼……

  “要以何种方式来做到?这我却得思索思索。”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纵使聪慧如张苍,过去作为秦朝的微末小吏,顶多整理整理图书,算一算钱粮谷物,朝堂大事?制度改革,黑夫都没资格评头论足,更勿提他了,所以尚未深入思考过这一问题。

  “这还用说么?”

  黑夫拊掌,对后世的亿万芸芸学子,露出了邪恶的笑。

  中国人从古到今,从小到大,从学生到公务员,最擅长,最热衷于什么?

  “当然是考试啦!”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