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秦吏 > 第1003章 移席

第1003章 移席(4 / 5)

术。”

  黑夫对张良的建言,倒是十分认可。

  两个意识形态的不同的国家结合,不管是暴力兼并,还是和平统一,都会在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上,产生剧烈冲突,秦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关东人却可能宁死不肯接受。

  简单的书同文,一道政令,是无法改变人心的,需要多少代人的教化,才能消弭沟壑啊。

  正是缘于这一点,黑夫过去也是从不同阶层入手,礼法皆用,因地制宜,鼓励商贾,将遥远的胶东,与秦,或者说,与他自己凝为一体。

  虽说那些办法推而广之,可用于关东,但治理一郡,与治理天下,难度差了何止十倍!

  “你的看法,倒是与朝中诸卿类似。”

  张苍也曾对黑夫说过:“凝士以礼,凝民以政;礼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谓大凝。以守则固,以征则强,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陆贾提倡以儒家脉脉温情之礼来改造生硬的秦律法令。

  萧何、陈平更是半路出身的黄老门徒,陈平甚至写信给黑夫推荐过胶西的黄老大家盖公。

  这是经历过时代阵痛,吸取秦始皇帝时教训的优秀人才们,达成的共识!

  也就是说,在治国方面,张良,并非不可或缺!

  黑夫沉吟道:“张良,我只闻你善阴谋之术,这些治国之策,你是从哪学来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张良也不藏匿,如实回答道:“从太公金匮中学之。”

  “传闻太公所著的兵法、阴谋、言谈,合称《太公》,又分为三卷,分别是兵、谋、言。《兵》便是太公兵法,又称之为《六韬》;《阴》,便是《太公阴符》,主言阴谋之事。”

  前两者,他过去便学过。

  “所谓《言》,便是《太公金匮》,此书乃太公言谈,合阴谋,通兵法,却非兵家、纵横,反而偏重于道家的治国之道,也只有读了金匮,才能将阴符和兵法融会贯通……”

  张良在流亡时偶得太公金匮,读过之后,才恍然大悟。

  “能以阴谋策划反秦,以兵法结束暴秦之政,但归根结底,这些东西都无法用来治国,唯有金匮黄老之言,与民休息,才是治国良方啊……”

  那时候的张良开始觉得,自己的最终目的,已不仅仅为韩复仇,复辟祖国,也不仅仅是倾覆秦朝那么简单……

  《金匮》里的金玉良言,让他看得更远了。

  他甚至想过,要在毁掉这个贪婪、暴虐、苛刻、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的帝国后,在它的废墟上,辅佐真正的有德王者,建立一个更好的世道!

  但很可惜,当担子扛到肩上后,张良的一切梦想都不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