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85章 (第二更)青春文学,爷玩够了

第85章 (第二更)青春文学,爷玩够了(2 / 3)

节问张潮道:“下午春风社在与你的签约仪式上透露,你的新小说《蜗居》将一改以往青春校园和爱情题材,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浓厚的作品。请问这样的改变出于何种目的?你不担心会导致新书销量下滑吗?”

  格斐听了这个问题,也饶有兴趣地补充问道:“你不要做校园作家啦,你不怕失去你的读者?”

  张潮想了一会,才拿起话筒回答道:“我们听说过有的作家可以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也听说过有的作家在心态上永远保持年轻——但是,谁听说过哪个作家会永远停留在‘青春期’?这个年龄段实在太特殊了,太多变了。所以无论是‘青春校园’还是‘青春爱情’,本质上都是与这个年龄段的读者,进行了一次荷尔蒙的共鸣。

  如果作者本身是同龄人,熟悉他们的生活内容、语言习惯、兴趣爱好……那么写出来的作品才是鲜活的。我会长大,我的作品会长大,我的读者也会长大。关于十七八岁的青春、十七八岁的校园、十七八岁的爱情,我所有的经验、所有的感触、所有的思考,都在《少年如你》《少年的巴比伦》和《你的名字》三部作品里写完了。

  如果有更年轻的读者想要了解我笔下的青春是什么样的,只需要看这三部就好了。我不想一次又一次重复自己,强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停留在‘青春期’里。也许我20岁的时候这样写大家还看不出来,那25岁呢?30岁呢?要是到40岁,我还在写‘青春文学’呢?

  这样只会让我变成一颗越长越大的青春痘。青春痘不管再红再亮,里面都是一包脓水。”

  最后这句比喻一出,台下一片哗然。格斐玩味地看着张潮,开玩笑道:“你这么说,会得罪很多人。”

  张潮苦笑,今天早上的事情,恐怕就已经把不少人得罪透了。

  书展的第三天,就是万众期待的作者见面以及签售会了。

  张潮一早就坐在椅子上,开始微笑着给读者签名、合影。他的“摊位”也是记者最多的,除了昨天的新闻效应,关键是找他签名的读者人数太夸张了,想不注意到都难——

  人龙一直从张潮的‘摊位’前排到了书展的场馆外,然后在马路边叠了几叠,看起来和春运抢票有的一拼。书展不得不派出了十多名工作人员与花城社一起维持秩序。

  没办法,碰上周六,又有新闻连播和沪上本地新闻的双重加持,就算以前不知道张潮是谁的沪上市民,也要趁着双休日来凑凑热闹,花一二十块钱买本书,就能瞅瞅上连播的大活人,还可能签名、合影,把签名书放在家里书架上,也可以显摆显摆嘛。

  再说小伙子“马乡蛮好”(卖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