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105章 “新理念作文大赛”,复活!(5000字大章)

第105章 “新理念作文大赛”,复活!(5000字大章)(2 / 6)

的一些细节问题。

  张潮倒是遇到了“熟人”——和他同获这一届庄重文奖的作家毕飞雨。

  最大争议来自于一等奖的设置。

  “新理念作文大赛”开始的时候,A组(高三)一等奖是12人,B组(除高三外的中学组)一等奖仅有5人,C组(除中学生外30岁以下青年组)仅有1人。

  复赛人数则是220人左右

  后来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A组和B组一等奖人数很快膨胀到了近30人,C组则还是保持了1-3人的规模。

  一方面是由于投稿人数的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中的利益不好平衡。C组是因为和录取无关了,所以投稿人数不多,奖项关注度也低。

  但这一届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初赛投稿数量创了新低。

  所以这次于华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既然我们这届比赛已经和大学录取无关,那么为什么还要设立一个硬性的奖项数字或者比例?一等奖完全可以空缺。达不到标准就不给嘛——谁说比赛一定要有一等奖。”

  李启刚急了,争辩道:“要是没有一等奖,怎么和学生还有家长交代?媒体那边也说不过去啊!我们赛后还要出版比赛的作文集呢,没有一等奖像什么话?”

  毕飞雨道:“不要老想着要给谁交代。写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我们中很多人这次还肯来做这个评委,就是因为看到比赛现在和录取脱钩了,我们觉得少了这一层利害关系,说不定真能多淘出点真金来。”

  张潮也补充道:“比赛不仅要做好一等奖空缺的准备,也要做好临时设置特等奖,或者其他奖的准备。真的有特别优秀的选手,那就应该让他得到应有的荣誉。”

  这番话也赢得了评委们一片赞同。

  赵常田一槌定音道:“我们这一届,就不预设任何奖项该有多少人得奖了!我们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新理念作文大赛’,不是排排坐、分果果的比赛,要真枪实弹、真材实料!”

  1天以后的下午1:30,复赛正式开始,时间仍然是3个小时。

  这次复赛的人数依旧是220人,虽然大部分还是A组和B组的学生,但比例已经有所降低,而C组的人数却创了历届比赛的新高。

  复赛的题目,评委们也是在比赛开始后才知道的——

  第一道题,材料作文,要求以一个盲人的视角,续写材料中他在火车旅途中的感知与故事。

  第二道题,命题作文,题目“我眼中的中国农民”。

  应该说这两道题从出题角度来看,还是能体现一定的“新意”的。第一道题限定为盲人视角,那么就剥夺了文学中最常见的视觉描写。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