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163章 喷神附体,舌战群儒

第163章 喷神附体,舌战群儒(1 / 6)

白晔等人脸色一变,正要开口,张潮却抢先道:“我刚刚那句话有些尖锐,不过这也是响应白会长的号召嘛,尖锐一点也无妨。

  评论家可以对作家‘畅所欲言’,我们这些作家是不是也有‘直言不讳’的权利啊?

  一句话堵得白晔胸口发闷,只好眼神一瞟,另一个还没有发过言的评论家冯铮心领神会,正要开口,却听刘亮程道:“先听张潮把话说完——张潮,你尽管说,大家这点风度还是有的。”

  张潮点点头,继续道:“承蒙白会长看得起,说我‘走上了文坛’。很惭愧,燕京的天坛我倒是上去过,但这‘文坛’的大门朝哪边开、门票卖多少钱我都不知道,就说我‘走上了文坛’,让我有一种逃票入场的感觉。

  还是说全凭咱们评论界金口玉言,说谁上了谁就上了,说谁没上谁就没上?”

  刘亮程脸上的凝重已经不见了,嘴角微微泛起笑意,看到又有人要打断,连忙提前道:“张潮,注意讨论主题,不要夹枪带棒。你接着说。”

  张潮道:“好,就说回咱们今天的主题。‘大时代的大手笔’,首先这句话就不成立,自欺欺人,纯属放……气。把自己身处的,和要描述、刻画的时代笼统称为‘大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酸腐文人的意淫。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请问哪个时代不‘大’?就拿上世纪来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的20年代不大吗?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30年代不大吗?被两场战争贯穿的40年代不大吗?

  百废待兴、改天换地的50年代不大吗?……走出动荡,走向开放的80年代、90年代不大吗?要我看,对于任意一个具体的个体而言,没有一个时代是‘小’的。

  所以刻意强调某个时代是个‘大时代’,本质就是对作品没信心嘛,需要扯虎皮拉大旗。而在我们作家眼里,时代没有大小之分,心眼才有。”

  白晔的脸已经黑得像锅底一样,这个主题是他提出来的。爱用“大词”做文章是他一向的习惯。但他现在只能一声不吭,因为张潮观点戳到了他的要害。他还在酝酿反击。

  张潮顿了顿,看白晔没反应,于是继续道:“再说‘大手笔’。我觉得既然是文学作品,那就要多讲‘文笔’,少讲‘手笔’。文笔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读者具体感知到的作品的文字细节,手笔则通常指作品的体量规模。

  我们有一个误区是,认为篇幅长、规模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就可以‘反映大时代’,这同样是一种自我催眠。历史是由无数个细碎的侧面共同构成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侧面,能把自己身处的这个侧面探索完都很困难,何况只能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