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可收拾的局面(3 / 5)
关注过他的新闻。
至于小四,他应该还在办他的杂志,但是根据马伯慵、双学涛等人的汇报,好像好几个撑场面的作者,最近都流到了《青春派》和“午夜潮汐”这边。
之前张潮在沪上书展上对“青春文学”的批评,似乎也成为一大批年轻读者心里的“金科玉律”,喊出“什么年纪就写什么年纪该写的书、什么年纪就读什么年纪该读的书”的口号。
张潮的意外崛起,大大压缩了韩涵和小四的阅读市场。现在主流媒体中,已经没有人再把他们两个视为能和张潮比权量力的存在。
加上他作品改编的漫画、电影的成功,大家开始普遍把张潮视为文坛的领军人物了。
还有几条杂七杂八的短信,有让他尽快回电的,有问他下一步计划的,他也没打算看,瞥了一眼就又把手机扔回原处。
回到电脑前,张潮又重新看了一遍文章,尤其是斟酌了该不该把李娟的遭遇和她的名字直接写出来。
写出来,李娟就真和国内的文学批评界势不两立了,这未必是人家的本意,今天会上那么强硬的发言,更多是在内心情绪激荡下的冲动之举。
但凡批评家们不那么一边倒,或者没有张潮火力全开的支持,李娟也就忍下来了。事后再有一些人和稀泥、说好话,说不定她也接受被 PUA了。
但是不写出来,李娟也不太可能重新和他们相安无事。白晔虽然不能代表国内文学批评界的全部,但是绝对是官方层面最有影响力的批评家之一。
这时候不乘势把李娟的影响力扩大,那她真有可能被无形的大手打磨成一个小透明。
自己当初在网上发帖,除了东方兴顶住了压力,其他论坛和平台不都被删了个干净么?也正是一直念着这份情,张潮才在“博客中华”坚持到了最后,直到东方兴彻底被冲昏了头脑,将他踢出大门为止。
考虑再三,张潮决定还是照着目前的成稿发布。他想清楚了,对李娟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更多读者,只要文章发得多、书卖得好,那么批评界的那点小动作,就无伤大雅了。
发布时间,夜里12点整;发布平台,正是去年刚刚上线的“心浪博客”。
以及最重要的,作者——“午夜潮汐”。这是在《暗流集》之后,时隔1年,这个 ID第一次回到公众舆论的视野当中。
点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张潮还真有点心潮澎湃,好像又回到了2年前,半夜偷偷摸摸去学校微机室写作的时光。
至于这次,会引发什么样的海啸,那他就管不着了。
美美地睡上一个大懒觉,直到日上三竿,他才悠哉悠哉地到酒店的餐厅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