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小小震撼(2 / 3)
山西风土的青年作家,主要就是以上这些。”
其实这是张潮这次去山西找大刘的时候,让公司里的人搜集的其中一份资料,列出了SX省近来比较有名的作家,姓名、年龄、性别、长居地、代表作……
如果有合适又顺路的,张潮不排除上门和人谈约稿的可能,所以前几天张潮闲了都在看这份资料。
但是刘时平和王寿国不知道啊,要知道今天中午的宴请是临时为之,约专题稿的话题也是才提起,张潮竟然就能把SX省的年轻作家如数家珍般罗列出来,简直荒谬。
这种阅读量只能用恐怖如斯来形容了!
震惊过后,王寿国小心翼翼地道:“张同学说的这些……这些……作家,很多我确实也是才听说。他们的知名度……”
张潮道:“他们的知名度虽然也不够,但有两个优点——第一,与老作家们相比,他们都处在创作的高峰期,人和文字都比较真诚;第二,他们还没有被供在作协或者文联里,还能与今天的山西紧密接触。”
刘时平听到这“第二”,有点忿忿不平地想说什么,但想到张潮刚刚的表现,又自觉地闭嘴了。
张潮继续道:“他们没知名度,老作家们就有吗?——赵树理先生活过来倒有可能。把他们的创作智慧、创作力量调集到一起,出一个叫‘三晋风流’的文学系列,有小说、有诗歌、有散文,甚至可以有电影、电视剧剧本。
只要出版的时候适当运作一下,影响力大大超过我一个人。”
王寿国也被张潮描述的前景给迷住了,但是很快清醒过来,有些讪讪地道:“这个计划有点宏大。省里这块的预算,恐怕没有这么多……”
张潮道:“出几本书才几个钱?何况还可以让你们省里经营有方的煤炭企业一起参与文化建设嘛!”
王寿国一听眼睛就亮了,连声道:“对,对,他们有钱!”随即又道:“只是我还是担心……”
张潮微微一笑,道:“担心文学系列的销量。我前面说了,确实要‘适当运作’——这方面,我们‘午夜潮汐’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
这一顿饭,吃到下午3点多才结束,宾主尽欢。
等张潮的车消失在视野里,王寿国才回头感慨地和刘时平道:“一个约稿,生生让他聊成了一个项目,这个张潮,哪像20出头……”
刘时平怔怔地出了一会神,才答非所问地道:“我啊,是脱离一线太久了……”
黄杰夫开着车,张潮闭目养神了一阵,才开口问道:“刚刚饭桌上和他们谈的这件事,你清楚其中的关键了吗?”
黄杰夫毫不犹豫地答道:“出钱,让谁出钱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