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史上最高规格的毕业答辩(2 / 3)
反而松了一口气,对论文他还是有十足的把握的。于是答道:“当然有信心——但不知道是什么规格?”
温如敏道:“一般一个答辩小组是4个指导老师,1个正教授带几个副教授或者讲师。但是你的答辩小组,可能要用6个人组成。除了本校的2个教授,还要再从南大、复大各请1个教授,最后部委再委派2人旁听。
答辩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作为资料保存。”
张潮听完以后,好一会儿才问道:“这是不是全国中文系有史以来,最高规格的本科毕业答辩?这是以后大家都这样,还是就我这样?”
钱立群教授这时开口问道:“如果就你一个人是这样,你会不会觉得这是针对你,甚至欺负你?”
张潮开始沉默,答案不言而喻。
曹文宣叹了口气道:“要说是‘针对你’有点言重了。但这是燕大‘作家班’,燕师大‘作家研究生班’,以及南大、西北大、复大等想开办或者复办类似班级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怎么说服社会,我们这些大学开办‘作家班’是为了文学繁荣服务,而不是变成某种特权渠道。2年前因为你,大家才有了这个行动;2年后,人家同样要看你的表现,来衡量‘作家班’的价值。”
张潮问道:“难道这2年来,我的创作成绩还不足以证明这份价值吗?”
曹文宣道:“如果以你的创作来作为标杆,那能达到这个标准都不能用寥寥无几来形容了,根本没有第2个。所以重点是‘学术水平’的考核,这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这就是今天燕大而不是燕师大让你来开这个会的原因。”
钱立群接着道:“我虽然退休了,但是这次答辩,本校教授里有我1个——说起来,我也已经很多年没有给本科生做答辩指导老师了。
这次你的答辩,要求会比普通的本科生严格一些,但是绝对不会离谱。你既然开了风气之先,那有没有勇气,再为‘作家班’树立一个高的学习标准。”
张潮想了想才说道:“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我总不能由着那些无聊的质疑者揉来搓去,不管他们是具体的某几个人,还是不特定的许多人。
既然我全盘接受了这些条件,那我是不是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要求?当然,这些要求不会影响答辩过程。”
温如敏道:“要求只要合理,你尽管提!”
张潮道:“我希望我的答辩全过程不仅要录音、录像,还要全程直播。如果学校协调不了媒体资源,那么由我来找。一场本科毕业答辩,一般就15分钟;就算我特殊点,翻一番,也就是半个小时。
相信不少电视台对报道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