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10章 人造“张潮”:一场关于“文学天才”的闹剧

第210章 人造“张潮”:一场关于“文学天才”的闹剧(3 / 5)

迎来了他的“作家研究生班”毕业作品评议。于华作为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自然要避嫌,主持评议的是燕师大文学院的刘涌教授。

  刘涌教授是燕师大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人,长江学者,以博学、率真在学生当中很有名,十几年后他还因为对“现代新女性”的几句尖锐点评,颇出了一点名。

  刘涌教授手里拿着张潮《刑警荣耀》的厚厚书稿,问了他第一个问题:“我看你的这部小说是很现代主义的,从手法到主题,都属于纯文学。但是为什么起了一个这么‘俗’的名字——是不是又想要口碑,又想要销量啊?”

  一句话说完,他自己都乐了,评议会上的其他老师还有张潮也笑了。

  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张潮道:“这个名字是一开始构思这部小说的时候,和提供素材的民警老余随口说的。后来一路写下来,也没有想到更合适的名字。

  其实这个书名,是对主人公程队长的一种反讽。在小说的一开始,程兵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是刑警了。而在小说的最后,虽然抓住了逃犯,但是他是采用了和对方互殴的方式……他也没有荣耀……”

  就在这样一片轻松的氛围当中,张潮侃侃而谈,将这部他倾注了最大心血的作品,抽丝剥茧、娓娓道来。

  而在同一天,心浪博客上,一个叫“莲岳”博主,上传了一篇名为《人造“张潮”:一场关于“文学天才”的闹剧》。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分外犀利:

  【当张潮一次又一次地掀起“热潮”时,我们不妨冷静地想一想,这个“奇迹”身上有太多的可疑之处——在高三之前,从未在任何著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学作品,却在距离高考仅仅5个月的时候,突然凭借抨击同龄人的文学平台而成名,并且一路成为中国最有名的“青年作家”。】

  【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演绎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所在。】

  紧接着,文章分为三部分揭露张潮的“真面目”——

  【一、张潮之父张卫国,关键词:塑造】(最后还是要起名,心累)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张潮的父亲80年代初毕业于福海省最高学府厦大的中文系,是典型的“老三届”生。通过“知网”和“万方”等论文网站可以查询到张卫国在校期间曾执笔过多篇论文,其中两篇引用量较高的都与鲁迅相关。我们都知道,后来张潮参加高考,所撰写的那篇“满分神作”,恰恰就是写鲁迅的】

  【另外根据公开报道和多方求证可知,张潮在第一次高考省模拟考试当中,仅仅考了300多分,除了语文一科以外,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