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我萧某人何惧!(2 / 6)
句话说得方老师老脸微红。司马北作为老朋友,虽然在打假和推广高科技农产品方面,仿佛是他鞍前马后的小弟;但是在“经济建设”上,又把他甩得车尾灯都看不到。
方老师现在还在住90年代老公房,家具和电器也陈旧不堪。而此时司马北已经住上大房子了,装修虽然算不上豪华,但是光是客厅那套大沙发、摆满收藏品的独立书房,就够让人羡慕的了。
不过只要做了张潮“这一单”,自己也能摆脱经济上的窘境了。
想到这里,方老师又打开电脑,开始敲击另一篇文章——《另一场闹剧:写在与张潮对质之前》。
【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张潮一贯的伎俩就诉诸舆论。把客观事实上的真与假、对与错,偷换成舆论声量的大与小、胜与败。只要对手的“嗓门”不如他,就先输了三分。……】
【之前他所谓的“毕业答辩直播”,已经是一场荒谬至极的闹剧了——几个自以为是的中文系教授,装模作样地与张潮一问一答、有来有回。很多人不知道,文科类的毕业论文,在答辩之前,老师一般都会给出问题的大致框架,让学生在现场不至于太狼狈。】
【而答辩直播,更是带有强烈的表演性质。请问燕大会允许张潮这个“模范”和“榜样”在镜头前丢人现吗?所以观众看到的一切,很可能在答辩开始前,就已经预演好了。当然,为了节目效果,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燕大堂堂一所百年学府,沦为一个文学骗子的作秀工具,可见国内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的源头在哪里了。】
【利益输送和名校背书,让一批所谓的著名作家、学者教授,围绕着张潮,迅速形成了一个“文化强盗团伙”。至于这个团伙的头头,是否真就是张潮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年轻,我看未必。】
【强盗团伙以为把我拉到镜头前,或者置于舆论焦点下,我也会像他们以往的那些对手一样,手足无措、口不择言。但他这次错了,错的很离谱。我上电视,不是要和他们打一场嘴仗,而是站在客观事实与常识、逻辑的角度上,揭穿他的谎言。……】
【张潮如果觉得他一个人证明不了清白,那不妨多请一些人,我借用金庸先生《天龙八部》里萧峰在聚贤庄遭遇围攻时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想法:“我萧某人何惧!”】
【我希望这场电视辩论结束以后,中国的文学圈能少一个招摇撞骗、欺行霸市的强盗团伙——虽然它早已经是遍地匪贼、无可救药了。】
【我也希望这场电视辩论结束以后,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重心,重新调整回学术打假和科学普及上。】
【毕竟,张潮这伙强盗,只是骗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