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庙小妖风大(3 / 5)
社小小的骚动,不少编辑都特地来看一看他,甚至有一个刚入职的小姑娘,拿着一本《少年如你》找到张潮要了签名。
朱妍玲笑道:“一年多没见,你完全是个‘大人’了。”
张潮微微一笑,问道:“你们萧社长呢?”
朱妍玲道:“说来也巧,萧社长早上还在帮你联系人选,中午忽然有事就走了。不过他特定交代我,你有什么需求,社里都会尽量满足。”
张潮想到去年萧社长和麦拿督在浴池里的神秘互动,差点笑出来,也明白为什么萧建国要躲着自己了。不过他是来办事的,见不见萧建国倒无所谓。
于是直入主题问道:“萧社长介绍的人呢?”
朱妍玲把张潮引到社长办公室的小会议室,里面坐着一个看起来也就20来岁、相貌清丽的女生,见到两人进来就忙起身打招呼,看到张潮的瞬间,脸色明显红了一下。
朱妍玲介绍道:“这位是梁婉婷,羊城人,华南师范中文系的本科,港中文文学院的研究生,对港岛文学的历史十分熟悉,最近在中大的中文系交流,恰好前一段时间来过我们社参观。——婉婷,这位就是张潮,相信我不用介绍了。”
梁婉婷连忙伸手与张潮轻轻一握,道:“很荣幸见到你,张潮先生。久闻大名,今天见到,还是会惊讶于您的年轻。抱歉抱歉……”
张潮被称为“先生”还是比较稀有的体验,不过这位梁婉婷的普通话不错,只有些许粤地口音。张潮也忙道:“不敢不敢,今天是我有求于你,希望有些关于港岛文学的疑惑能得到解答。”
朱妍玲识趣地道:“你们聊,我去忙了,有需要叫我。”说罢转身离开,顺便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小会议室只留下梁婉婷和张潮两人单独相处,梁婉婷有些拘谨,还是张潮第一个打开话匣子,问道:“那个钟伟明究竟是何方神圣?我看他对港岛文坛的现状挺不满的。”
说到专业领域,梁婉婷总算恢复了平静,回答道:“钟伟明一直是港岛文坛的‘反骨崽’——就是普通话‘刺头’的意思。其实从1994年开始,他就开始批评本土的严肃文学作家,认为这些作家没有市场,靠写作养活不了自己,就接受港岛官方的资助,不仅资金运作不透明,而且接受资助者也丧失了创作上的独立人格……”
不得不说,萧建国介绍的这个港岛研究生,这方面的研究确实扎实,即使张潮问的细节她一时半会不知道,但也能及时搜索到相关资料补充。
关键是梁婉婷自己是大陆人,热爱文学,却不是什么作家,所以介绍起港岛文学左中右三派作家的历史与分歧十分中肯,基本不掺杂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