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36章 操碎了心

第236章 操碎了心(2 / 6)

块巨型蛋糕分成了200多份,现场的不仅选手人手一份,就连那些记者和工作人员都没少。

  有记者看着手里香香甜甜的蛋糕,和张潮打趣道:“你早说啊,我就不吃早餐了。”

  张潮咬了一口蛋糕,笑着应道:“那不就‘泄题’了吗?”然后拿起麦克风,对选手们道:“题目出好了,大家可以开始写了。”

  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不仅是“蛋糕”,这个分割的过程,甚至包括大家吃掉的结果,都属于题目的一部分。

  “新理念作文大赛”的复赛题目出行为艺术,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这么大手笔、选手这么深度地参与互动的行为艺术,还是第一次,也是注定要被人铭记很久的。

  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开始为张潮的创意喝彩了。

  选手们又是一阵嘀咕,赛场上顿时一片“嗡嗡”声。但是大家很快就都有了自己的初步思路,捧着蛋糕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自己的写作。

  场馆又陷入安静当中,只有笔尖摩擦纸张发出的“沙沙”声,和工作人员来回巡视的脚步声。

  张潮也趁机退出了写作区,来到外围,马上就有几个记者围住张潮,开始采访。

  第一个问题,毫无疑问和“题目”相关:“张潮同学,你这次的题目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请问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张潮答道:“我是住在香港,看着酒店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的时候想到的。我每次去香港,都觉得那里的城市景观,给人一种近乎不真实的感觉。

  这促使我思考,在这片灯火辉煌的繁荣之下,藏着的究竟是怎样的精神内核?由此联想、延伸到每一个城市、每一座村庄,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内核。

  如果把这种精神内核具象化,那我想,‘味道’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而在呈现上,我认为‘蛋糕’从造型到分配,包括味道的选择,可能比其他食物更易于呈现。

  最后师傅的分解,和大家的品尝,同样是题目的一部分。不过‘蛋糕’以及‘蛋糕’上的种种细节,以及上面所说的过程,具体有什么象征,我就不做解释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只要扣到刚刚的过程或者一部分就行。我虽然是出题人,但不是评委,我也不会干涉评委的工作。

  这里要再次感谢国际饭店西饼屋的大力支持,这个蛋糕耗费他们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过确实很有气势,如果有朋友想在婚宴或者生日宴上给宾客一个惊喜的话,不妨向他们订做。”

  张潮再次脸不红、心不跳地给国际饭店西饼屋打了个广告。人家这次不仅按时保质地把蛋糕做出来了,甚至在各处细节上还超出了张潮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