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42章 日本动画?中国动画!

第242章 日本动画?中国动画!(2 / 6)

……

  就连里面出现的所有招牌、铭牌、广告,也都替换成了虚构的中国品牌和中文。

  看得几条院线的老总目瞪口呆。整整20分钟过去,确定这种切换近乎“天衣无缝”以后,才有人用复杂和难以置信的口吻问道:“这……这不等于制作了两部动画?这投入也太大了。”

  张潮微笑地解释道:“投入是不少,但是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新海城导演采用的是‘人物手绘’和‘背景CGI’结合的方式制作动画,给了我们很大的操作空间。

  从一开始,我们就和角川书店协商好了,《你的名字》必须中、日两个版本同时制作。所以我们在人物的形象设计和与室内场景方面,尽量模糊两国区别。

  文化差异主要还是通过大场景来展现。我们‘潮汐文化’全程参与了动画的制作过程,你们看到的所有国内场景都是我们去实地取景后CG化。同时我们还是整部动画的第二大投资方。

  请问这样,还算是‘日本动画’吗?”

  几位院线老总再次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在电影行业浸淫多年的人物,自然能看出这部动画电影的潜力。国产动画上一次的辉煌还要追溯到1999年。

  上美厂倾尽全厂之力,耗资1200万制作了一部《宝莲灯》,不仅邀请了许多当红明星和老戏骨来配音,还请到了COCO李玟和“情歌王子”张信哲演唱了主题曲。

  可以说火爆一时了,但最终票房也不过2500万人民币,分完账上美厂还是亏了几百万,也不知道7年时间过去了,凭借DVD和电视台的长尾收益,收回成本没有。

  从那以后,国产动画电影就不敢轻易“言战”了。

  《你的名字》原著是中国人,制作过程有中国人参与,资金也有相当部分来自中国,甚至还有专门的中国版——即使不是“国产动画”,算“中国动画”也没问题吧?

  这样在宣传上能做的文章可就多了!

  中影星美的杨副总一直严肃的脸色松弛下来,笑呵呵地道:“这样很好,很好。我们中影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距离国庆还有将近2个月,完全来得及。”

  其他人都纷纷点头。中影和华影是国内唯二拥有影片进口权力的影视公司,其中中影又是唯一一家具有“分账片”引进权的公司。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能打动中影方面是最重要的。

  接着张潮又抛出一个“诱饵”道:“大家也看到了,电影里出现的商品、招牌、海报……都是虚构的。

  由于用了CGI技术,所以上面的文字和标志,都可以替换。我也想让动画和现实更贴近一些。”

  众位老总一听,眼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