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61章 一气化三清(求月票!)

第261章 一气化三清(求月票!)(5 / 6)

辑们更多时间,未必不能整理出新的版本来。

  其实在整理过程当中,是有一个老编辑提出,这个故事从架构上看其实应该是个中篇或者长中篇,只不过张潮用自己的文学手法把故事抻得极其饱满而已。

  老编辑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是大家都决定不理他。中篇小说哪有长篇赚钱啊!

  现在书稿整理出来了,编辑们也犯了难——实在太难抉择了!

  第1本是童书,市场广阔,但是竞争也激烈,况且张潮从来没有把读者年龄下探到这么低。但是童书的衍生品市场让人垂涎欲滴。

  第2本是现实传奇题材,读者的年龄区间完全和张潮的书迷重合,是张潮作品最成熟、最稳定的市场,所以最保险。

  第3本偏于纯文学了,别说儿童读者了,就是青少年读者也很少有能看进去的,只能凭张潮的名气和口碑硬扛销量,但肯定比不上前2本。

  但出版不是只看销量的。在销量有一定保障的前提下,作品的“附加价值”就很重要了——社会反响、文学史地位,以及很重要的,能不能拿到重量级的文学奖项。

  这里面毫无疑问第3本的获奖几率最大!

  不同的收益预期,又决定着出版社给什雷村开的条件有所不同。十几个编辑开始轮流用村委会的固话给各自的社长打电话;一个人打,其他人都要蹲到十米开外去,免得自己的算盘被听了去。

  就这么一直折腾到傍晚,大家才把各自的条件确定下来。然后神圣而庄严的一幕来了:

  十几位业内颇有名气的编辑,排队等候在什雷村村委会外面,轮流进去给村长、会计们报上自己的条件,等待最后的“裁决”。

  朱妍玲、单英琪看到眼前的一幕,恍惚间又回到了3年前,自己嘴里一边念着“这不是丧权辱国”,一边满心期待地把写着条件的纸条,交给张潮的场景。

  不禁浑身打了个哆嗦——对出版社来说,张潮简直就是个魔鬼,既让人备受折磨,又让人欲罢不能……

  且不说什雷村那边情形如何,始作俑者张潮早就离开了云贵,一路飞回了……

  福海。

  要过年了,张潮也不想再燕京-福海的来回折腾。从邮件来看,“潮汐文化”没有他发展得也算平稳。邢思媛的《狂宠美娇娘:我的男朋友不好惹》发售后很快就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2个月销量已经突破了20万册。

  大刘的《三体》第一部也顺利连载完毕,引起了科幻界的巨大轰动。诡异奇特的三体文明、“智子”封锁人类科技、恐怖而优雅的“竖琴”计划、悲壮的“不要回答”三连句……

  《三体》的宏伟想象力完全突破了中国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