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263章 学好数理化,啥时写作都不怕

第263章 学好数理化,啥时写作都不怕(5 / 6)

潮写的小说不好,都在卖弄技巧。”男同学指着“黑瘦高”,忿忿不平地道。

  邱雪眉头一皱,问道:“你没添油加醋吧?——你真是这么认为的?”第二句话,问的正是“黑瘦高”。

  “黑瘦高”点点头道:“大差不差吧。我还认为张潮的创作态度不够端正,喜欢讨巧。他经常利用自己对读者口味的精准把控,顺着读者的期待写东西。

  读者是普罗大众和青少年的时候,和读者是文学爱好者、专家、同行的时候,他的作品呈现的精神面貌往往不同。有人可能会赞赏这种‘专业性’,但缺乏连贯的写作人格,长久来看也许会是伤害。”

  “黑瘦高”这番话对邱雪这个三中“晨钟社”社长来说,都有些“超纲”。她显然没有做好准备,但又不愿意让人这么贬低心中的偶像,只能绞尽脑汁来辩驳:

  “你,你这么说其实对张潮来说完全不公平,太苛刻了。虽然很多文学家都追求‘无技巧’,但实际上‘无技巧’也是一种技巧,是一种被更高明的技巧掩饰了的技巧。

  张潮小说讲究技巧,可能恰恰是他通往‘无技巧’的一条道路。就像大作家汪曾祺,他早期的小说《复仇》就运用了许多意识流的技巧。但是后来他再写《受戒》的时候,明明技巧更高超了,却让人看不出痕迹来。

  我们不能要求张潮在20岁的时候,就达到汪曾祺他老人家60岁、70岁才达到的境界……”

  邱雪的语速很慢,她是第一次这么系统地进行文学性阐述,虽然在高中生已经算佼佼者了,但是仍然十分吃力。

  而她越说,就越对面前笑得很温和的“黑瘦高”感到好奇,自己这几年在长福的中学文学圈子里,也算是“风云人物”,甚至还在《东南晨报》的作文园地里开辟了一个小专栏,人人夸她以后有希望也像张潮一样成为作家。

  张潮成名以后,长福县的中学文学爱好者圈子就异常活跃,不仅各个学校的文学社都挤破了头,“民间”也成立了不少小社团,甚至还有自己办文学报纸的——虽然只坚持了一期就“破产”了。

  别说三中了,整个长福县爱好写作的同龄人,她几乎都认识,但是眼前这个“黑瘦高”,却……却……

  却越看越眼熟!还不是亲眼见过的那种眼熟。

  如果把这个人头发变长些、皮肤变白些、脸颊变圆润些,再把那些邋遢的胡茬给剃了,那不就是、那不就是……

  这时候《你的答案》音乐停下来了,广播里传来播音员的声音:

  “请全体同学带上椅子,马上到操场集中!请全体同学带上椅子,马上到操场集中!”

  演讲要开始了,所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