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自杀式批评(月初求保底月票)(2 / 6)
所有人都炸了个晕头转向。现场的记者们也惊呆了,他们以为张潮就是来给大家喂点心灵鸡汤而已,没想到竟然能听到一个知名作家用这么决绝的方式否定自己以往的创作。
这哪是自我批评,简直就是自杀式批评!
记者很多都是文字工作出身,今天派来采访张潮的更是精选了文学功底比较强的一批,听完张潮的“自我批评”以后,一个个运笔如飞,在笔记本上都划出火星来了——
这是大瓜啊!
台下的领导也回过味儿来了,周校长更是连忙朝着张潮使眼色,可惜他位置太靠边,要想让张潮看见,除非张潮的眼睛是严重的斜视。
张潮不以为意,继续说道:“这就是偏科的惨痛教训啊,同学们!它影响的不只是考试,其实也在影响你的人生。刚刚我说没有人比我更懂一模,其实也没有人比我更懂偏科。”
“因为我对物质世界认识不深刻,现实经历又不够丰富……总之,种种缺陷吧,也就注定我对基于物质的社会的运行规律认知浅薄,所以我写的基本都是‘特殊化’的故事。
《少年的巴比伦》,关注的是小县城的边缘人物;《少年如你》,写的是校园霸凌;《你的名字》,是一个奇幻故事;《蜗居》,我让女主角偶遇了高官;《大医》,三个医生总是卷入重大历史事件当中;《刑警荣耀》,程队长从警察沦为阶下囚……”
“大家发现了吗?我从来没有写过一个底色是‘平凡’的故事。我总是要让人物置于与众不同的困境或者传奇当中,这样才能充分运用我的技巧,来掩盖我的作品在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贫瘠,和塑造精神世界上的盲区。”
随着张潮深入浅出的讲解,在场的领导们虽然还是一头雾水,但是看过张潮作品的学生们,已经有些明白了——虽然张潮这么说,可他的小说还是很精彩啊……
操场上,三中“晨钟社”文学社几个要好的成员,已经趁着老师们都听入神的间隙,偷偷聚到了社长邱雪的身边。
听到张潮竟然这么严厉地否定自己的作品,这些文学爱好者们都惊呆了,其中一个低声道:“他,他是不是在‘欲扬先抑’?”
另一个显然对张潮研究颇深,不可置信地道:“按照惯例,他现在应该要开始装逼了啊……怎么还不装呢……”、
邱雪摇摇头道:“你们可能都误会了,学长这次是在真诚地做自我批评,不是为了装……那个啥。——好了,认真听,不要错过了。这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
众人听罢,连忙停止了讨论,集中精神听张潮接下来的话——
“我知道很多同学,是因为我选择了三中,甚至是